表演技巧術語。指演員塑造人物形象時的創造性想像。舞臺想像是行動性的想像。演員要把劇本的虛構變成舞臺形象,必須依靠想像,將角色的過去與未來以及角色在劇中的行動線索,角色在幕前、幕後、幕間的行為,角色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外貌、步態、神情、習慣等進行系統完整的構思,使人物活躍在想像之中。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員自我修養》中論“想像”時提出,用有魔力的“假使”為手段,把演員引進想像的領域。“假使”與“規定情境”是作者的虛構,演員的任務就是把它變成藝術的““舞臺真事”。“假使”能誘導想象,使其活躍起來。舞臺想象中常包含著幻想、甚至空想的內容,但一切想象基本上都是從生活出發的,想象的基礎是自己經歷過的知覺形象的記憶,在此基礎上在頭腦中經過聯想創造出一種新的形象來。演員在想象中用內心的視覺看到與劇本情境及角色生活相應的視覺形象的能力,稱“內心視像”,用這種技巧編制成像影片一樣不斷的內心視像線能激起相應的情緒體驗。要使表演有機生動,舞臺想象必須依據生活邏輯,也要合乎舞臺藝術的邏輯順序,沿著劇情發展和人物行動線的軌道進行,並在舞臺上與對手的相互影響過程中有機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