В.Я.勃留索夫

  蘇聯俄羅斯詩人、作傢。生於富商傢庭。1899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語文歷史系歷史專業。早年受法國象徵派魏爾蘭、馬拉梅的影響。詩文集《俄國象徵派》(1894~1895)大部分是他的詩作,表現瞭個人主義和神秘主義的傾向向。1905年的革命使他開始面向現實。這一時期的作品如《花環》、《現代生活》等具有完整的形象,體現瞭他獨特的革命情緒,但同時也流露出一種無政府主義的思想傾向,認為革命就是要破壞一切(“破壞──我跟你們一起;建設──不行!”),列寧曾稱他是“無政府主義詩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開始接近高爾基。曾研究並翻譯亞美尼亞歷史和文學作品。1920年加入共產黨。曾在人民教育委員部、國傢出版局、高等文藝研究院和大學任職,是蘇聯早期文化教育組織活動傢。著有詩集《在這樣的日子裡》(1921)、《瞬間》(1922)、《遠方》(1922)、《趕快!》(1924)等,歌頌列寧和十月革命。此外還有《詩的科學》(1919)、《俄羅斯詩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1923)等論著。高爾基稱他為“俄羅斯最有學問的作傢”。他同勃洛克一起,為發展蘇聯革命詩歌做出瞭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