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間說唱歌謠形式。“相”是一種擊節樂器,其形制有兩說:清盧文弨《荀子·校語》說:“相乃樂器,所謂舂牘。”舂牘原是一種舂米或築地的工具,後來發展而成樂器;另一說,“相”即搏拊。漢應劭《風俗通義》說:“相,拊也。所以輔相於樂。奏樂之時,先擊相。”據漢劉熙《釋名·釋樂器》記述,搏拊,形如鼓,是以手拊拍的樂器。《漢書·藝文志》在“雜賦”類著錄有《成相雜辭》11篇,已佚,如今隻能從《荀子·成相篇》看到成相的歌辭體制。成相的曲調,由6句組成1章,基本句式為“三、三三、七、四、四、三”,中間的第4、5句的四字句一般不押韻,其餘各句均押韻。《禮記·曲禮》說:“鄰有喪,舂不相。”所以宋朱熹認為是“舉重勸力之歌”,清俞樾《諸子平議》說:“蓋古人於勞役之事,必有歌謳以相勸勉”,“其樂曲即謂之相”。近人朱師轍《答杜國庠論<成相篇>很像鳳陽花鼓詞書》則認為成相是中國最古的民間曲藝形式。從戰國時期民間文學與音樂的發展狀況以及《荀子·成相篇》中敘述的古代聖王及周幽王、周厲王的故事來看,成相當是一種兼有敘事與抒情的民歌。《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篇提到宋王偃建築武宮時,“謳癸倡(即唱),行者止觀,築者不倦”。謳癸當是一位名叫癸的以謳歌為職業或半職業性的民間藝人。由於成相這種曲調當時已普遍為民間藝人傳唱,所以荀況才采用這種歌辭形式傳播他的政治主張,以便於人們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