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及其他勞動者實行政治統治的國傢。是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制度的革命勝利後建立起來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發展以取代封建主義生產關係的結果。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主要是生產資料的資本傢佔有制。占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和受剝削被壓迫的無產階級的對立,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資本主義國傢的本質,是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是資產階級專政。資本主義制度經歷瞭自由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時期。在不同發展時期期,資本主義國傢有不同的特點和某些制度的變化。

  自由資本主義國傢 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國傢。在這個時期,為適應自由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等價交換和自由競爭的要求,資產階級在政治上提出“自由、平等、民主”等口號。這個時期資本主義各國都采用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和互相制衡為原則建立其政治制度。議會制度和由此產生的代表(議員)選舉制度、競選代表席位的政黨制度,以及強調議會的權力,是自由資本主義時期資產階級民主的主要表現,也是自由資本主義國傢的主要特點。K.馬克思、F.恩格斯指出:資產階級代議制國傢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民主共和制是資本主義所能采用的最好政治外殼。

  帝國主義國傢 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資產階級國傢。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矛盾尖銳化。為瞭維護壟斷資本的統治,自由資本主義國傢必然發展為為壟斷資本服務的帝國主義國傢。其主要特點:①逐漸改變以保護個人主義的自由、平等、權利為內容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向以保護壟斷集團利益的集權制度發展;②壟斷資本傢通過其代理人執掌政權或親自擔任政府要職,直接控制政府;③政府廣泛幹預經濟、社會事業和文化思想等領域;④壟斷資產階級利用國傢作為對外侵略與擴張的重要工具。

  在壟斷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出現瞭法西斯國傢和福利國傢。

  法西斯國傢 帝國主義時代壟斷資產階級實行公開的恐怖統治和專制獨裁的國傢形式。法西斯國傢的特點是在國內拋棄資產階級民主制,實行個人獨裁,用恐怖手段摧殘勞動人民、迫害進步人士,實行種族壓迫;對外宣揚民族沙文主義、種族主義,推行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用最野蠻的手段侵略、奴役其他民族。

  福利國傢 推行社會福利政策,以實現所謂“國民福利”為主要目標的資本主義國傢。從20世紀30年代美國總統F.D.羅斯福推行“新政”開始,美國逐步形成一套社會福利制度。60年代,歐洲許多國傢相繼實行社會福利政策,形成一套全面的福利制度。福利國傢實際上是壟斷資產階級在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壓力下所實行的一種改良,企圖利用國傢實行社會福利政策來緩和日益尖銳的階級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