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資本為使其價值增殖,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周而復始依次經過三個階段,採取三種職能形式的運動。

  資本傢把資本投入生產和流通就是為瞭使資本不斷地增殖,即帶來剩餘價值。為此,他必須使資本不停地運動,使資本周而復始地依次經過三個階段:①購買階段,即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由於所購買的是能夠創造價值和剩餘價值的勞動力以及為此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因而在這裏貨幣起資本的作用,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②生產階段,資本傢使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相結結合,生產出準備出售的商品。勞動者不僅把消耗掉的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而且創造的新價值中包括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即剩餘價值。生產資本轉化成商品資本。③銷售階段,資本傢把商品賣出去,以貨幣的形式收回預付資本的價值而且得到剩餘價值。商品資本轉化為貨幣資本,恢復到原來的貨幣形態。至此,完成瞭一次資本循環。可以用公式表示為:

式中 G代表貨幣, W代表商品, A代表勞動力, Pm代表生產資料, P代表生產過程,虛線表示流通過程的中斷, W ′代表包含有剩餘價值的商品, G′代表包含有剩餘價值的貨幣。

  資本循環的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是流通過程,第二階段是生產過程。生產過程是決定性的,但流通過程也不可缺少,必須通暢,以保證剩餘價值的生產和實現。資本隻有不停地從一個階段進到下一階段地實現資本循環,生產和流通才能順利進行。如果在第一階段受阻,貨幣就起不瞭資本的作用,生產無法開始;如果在第二階段受阻,意味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閑置,生產停頓;如果在第三階段受阻,商品賣不出去,剩餘價值實現不瞭。

  與資本循環三階段相適應,資本依次采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形式,分別執行三種不同職能:貨幣資本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資本的增殖作準備;生產資本把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結合起來,生產出包含著預付資本的價值和剩餘價值的商品;商品資本是通過出售商品使資本傢收回預付資本並獲得剩餘價值。

  從資本循環的連續進行來看,資本的每一種形式都要不斷通過循環的三個階段,回到它原來的形式。這樣就有三種不同形式的循環:貨幣資本循環生產資本循環商品資本循環

  式中,從GG′是貨幣資本循環,從PP是生產資本循環,從WW ′是商品資本循環。要資本不斷地帶來剩餘價值,就必須使三種形式的資本循環同時不間斷進行。為此,首先要把資本分成三部分,使之分別同時並存於三種形式上。其次,資本的每一部分都必須不間斷地順序通過其循環的三個階段。任何時候缺瞭任何一種形式的資本,或資本的任何一部分停頓在任何一個階段,都會破壞資本循環的連續性,使剩餘價值的生產和實現受阻。實際上,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競爭和生產的無政府狀態,這種情形是經常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