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即剩餘價值的資本化。剩餘價值隻是部分地用於資本傢個人消費,其餘部分轉化為資本,再投入生產,以擴大再生產規模。剩餘價值是資本積累的源泉,資本積累是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重要條件。

  資本積累具有客觀必然性:一方面,資本傢為瞭獲取最大限度的剩餘價值,除瞭加強對雇傭工人的剝削,提高剝削程度,還要通過資本積累來擴大生產規模,擴大剝削範圍。對剩餘價值的無限貪求,是資本積累的內在動力。另一方面,競爭作為一種外在的強制制力量,決定著資本傢必須進行資本積累,以便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勞動生產率,以便增強實力,保存和發展自己。

  資本積累的規模取決於剩餘價值的數量。凡是決定剩餘價值量的因素,都會影響資本積累的規模。這些因素主要是:①剩餘價值率即剝削程度越高,剩餘價值量也就越大,越可以加速資本積累。②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可以降低單位商品的價值和勞動力價值,提高剩餘價值率使資本積累加速。同樣數量的資本可以購買更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擴大剝削范圍,增加資本積累。③預付資本數量越大,資本傢剝削的工人人數就越多,剩餘價值量也就越多,越有利於資本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