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為維持生長和代謝的需要而吸收、利用礦質營養元素的過程。當植物缺乏礦質元素或其比例失調時,就會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甚至出現病癥(缺素癥),乃至死亡。

  公認的一般植物必需營養元素有16種,除氫是植物從水中吸收的,碳和氧是植物葉片通過光合作用從空氣中吸收的外,其餘均為礦質元素。其中氮、磷、鉀、鈣、鎂、硫等,植物所需量比較大,稱為常量元素;鐵、硼、錳、鋅、銅、鉬、氯等,植物需要量很小,稱為微量元素。這些礦質元素的生理功能是:①植物細胞的組成成分。如氮、硫為蛋白質的組成成分,氮、磷是核酸的組成成分。②參與能量代謝。如磷是高能化合物ATP(腺苷三磷酸)的組成成分,當ATP水解時,其所釋放的能量可供各種生命活動之用。③參與酶、輔酶和一些電子遞體的組成。所有的酶都含有氮,光合鏈中的電子遞體、細胞色素f和細胞色素b6都含鐵。④調節功能。植物細胞液中的磷酸鹽、鉀鹽和鎂鹽等有調節滲透平衡的功能,鉀離子和氯離子可調節植物氣孔開閉,鈣離子可調節一些酶的活性。植物吸收礦質營養的主要器官是根,幼嫩的莖、葉也有一定的吸收功能。

  植物礦質營養的吸收規律是施肥的理論基礎。掌握瞭植物所需礦質營養元素的種類和數量,以及判定出哪些元素是植物生長發育的限制因子,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肥料種類、數量和施肥方法,以增加作物產量和改進作物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