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提供閱覽室及相關設備和環境,供讀者在館內利用文獻的服務專案。它是圖書館傳統的主要服務方式之一。對於某些新型文獻如音像文獻等的提供利用活動,有時又稱聲像服務視聽服務。提供給讀者閱覽的文獻一般是不能外借出館的文獻,如古籍善本、參考工具書、檢索刊物、報紙、縮微品、機讀文獻、特藏或保留本(庫本)等,廣義地說也包括音像文獻。這些文獻多數存放在閱覽室、視聽室或參考研究室內。存放在基本書庫的文獻,有的可由讀者通通過出納臺暫時借出,在普通閱覽室或館內其他場所使用。閱覽服務的優點是:文獻資料周轉快、利用率高;圖書館員有更多機會接近讀者,瞭解他們的閱讀需求和閱讀效果,便於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輔導等服務。缺點是讀者受空間(館內)、時間(開館時間)和讀者本身條件的限制。

  閱覽服務是與圖書館館藏情況(復本、載體結構等)、社會文獻出版和復制能力、圖書館的設施條件等緊密相關的。中國辛亥革命前後的早期圖書館,為避免圖書丟失損壞,主要采用閱覽方式流通圖書。西方19世紀以前的圖書館也以閱覽為主要服務方式。開架閱覽是現代各國圖書館閱覽服務的發展趨勢。進入信息時代,隨著數字圖書館的興起,電子閱覽室的建設成為圖書館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電子閱覽服務成為圖書館閱覽服務的一個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