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植物體產生更多新個體的過程和方法。在自然界中,植物繁殖過程能自然完成。除自然播種繁衍者外,有些植物的莖在濕、熱條件下能長出氣生根,或地下莖能形成不定根;有些植物的根或葉緣能形成不定芽,進而成為與母株分離或不分離的新個體。按新個體產生過程的特點,可分為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營養繁殖三大類。但習慣上常把營養繁殖併入無性繁殖一類。

  有性繁殖 即植物在生活周期的某一階段,兩性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後產生有性生殖細胞,即配子;配子結合形成結合子或受精卵,進而發育成新個體。植物所產生的種子,多數是這樣形成的。因此有性繁殖又通稱種子繁殖。種子繼承或重新組合瞭雙親的遺傳物質,大多能增強生活力,且富遺傳變異性,為人工雜交育種提供瞭條件;同時,植物產生的種子量較多,儲運方便,且壽命較長。這些都使有性繁殖無論在自然界還是在生產實踐中,都成為最基本的繁殖方法。

  少數植物如多種柑橘屬的種子除有性胚外,還常有未經受精作用而形成的無性胚,它們隻具母本的遺傳特性,其後代能保持母本的性狀。

  無性繁殖和營養繁殖 即不經兩性細胞的結合而產生新個體。如有些植物能產生無性孢子並直接發育成新個體。廣義的無性繁殖,包括植物營養器官的一部分和母體分離(或不分離),而形成新個體的營養繁殖。由於營養繁殖較為習見,故無性繁殖也可稱營養繁殖。無性繁殖苗具親本的遺傳特性,開花結實較早,並可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是園藝上常用的繁殖方法。其中,營養繁殖法是利用植物營養器官如根、莖或芽、葉等的一部分,在適宜條件下培養形成新植株。生產上又可分為分生、壓條、扦插、嫁接等方法。微體繁殖法包括植物組織培養、細胞培養、花粉培養(見單倍體育種)等,主要是利用莖尖、葉的微片和幼胚、花粉等,在無菌和其他適宜條件下,於培養基中誘導發生根、芽,形成新植株。此法繁殖系數大,可育出無病毒苗,是20世紀30年代試驗成功的新技術,到70年代才獲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