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支原體引起的一組感染性疾病。又稱菌質體感染。支原體是一類介於病毒和細菌之間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形態微小,能通過濾菌器,無細胞壁,也能在無活細胞的培養基中生長,含有DNARNA,有核糖體並對抗生素敏感。在微生物學上歸屬於軟皮體綱支原體目支原體科,其下又分支原體屬和無膽甾原體支原體屬。目前已知有77種支原體和3種解脲支原體,對人類致病的有肺炎支原體、人型支原體、發酵支原體和解脲脲支原體,對人引起機會性感染的有唾液支原體、口腔支原體、生殖道支原體和梨支原體。主要引起人肺炎及泌尿生殖道感染。

  支原體肺炎 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由呼吸道傳播,秋季多發,兒童、青壯年多見。全球均有發生;可表現為氣管炎、肺炎及咽炎。肺炎占非細菌性肺炎的30%以上。北京地區統計證實兒童下呼吸道感染中,支原體感染占13%。臨床表現約半數無癥狀;有發熱、乏力、食欲不振、頭痛等,繼之出現呼吸道癥狀,咽炎、鼻塞、咳嗽、胸痛,可有類似百日咳樣的發作性咳嗽,嚴重者可有呼吸困難及紫紺。胸部X射線片可有多種形態的浸潤影。癥狀多較輕,但呼吸道癥狀可持續數周。肺炎支原體感染可有肺外表現,兒童可有腦炎、腦脊髓炎、顱神經病變和格林–巴利征候群,並可合並其他病原體如病毒、化膿性細菌、結核菌、真菌等感染或合並血液、心、腎等並發癥,此時則加重病情。

  泌尿生殖道感染 多由解脲支原體和人型支原體感染引起,兩者臨床表現類似。均可引起尿道炎、女性盆腔炎、流產和產褥熱等;解脲支原體更多引起泌尿道感染,為其重要致病因子;人型支原體感染以生殖系統感染多見,並可引起宮內感染和新生兒感染,還可引起腎盂腎炎。

  診斷 除上述臨床表現外,確診依賴於病原學或血清學檢查,可用IST培養基(或中國產的DM培養基)做支原體培養(包括鑒定、菌落計數及藥物敏感試驗);亦可做血清冷凝集試驗或檢測特異性IgM抗體,或用PCR檢測支原體核酸。

  治療 四環素族(四環素、多西環素)、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紅黴素、阿奇黴素)及喹諾酮類藥物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