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宋代賦稅輸納方式之一,實際上是賦稅與勞役相結合的又一種兩稅加稅名目。賦稅輸納有固定的地點、倉庫;而以有餘補不足,則移此輸彼,移近輸遠,謂之支移。支移始行於河北、河東和陝西等路,以便充實邊境軍儲。有些地區的支移,則是一州一縣的“遞趲”。如廣南西路欽(今廣西靈山)、橫(今廣西橫縣)二州每年支移苗米,納於邕州(今廣西南寧)太平寨諸寨,廉州(今廣西合浦)再支移於欽州;白州(今廣西博白)複支移於廉州。元豐七年(1084)規定,陝西沿邊支支移毋過300裡;元祐二年(1087)又規定,以戶等高下區分支移的遠近,第一、二等戶300裡,第三、四等戶200裡,第五等戶100裡;不願支移而願納道裡腳錢的,也按三等折收。起初,稅戶因路遠物重,多攜現錢至支移所在糴糧米輸納,沿途稅務要根據攜帶現錢多少征收過稅。道裡腳錢的辦法頒佈之後,對稅戶相當普遍地實行瞭這項辦法,於是腳錢演變成為一項固定的附加稅。元祐初,陜西鬥輸腳錢18文;至崇寧中,一向不支移的京西路,所輸腳錢每鬥竟至56文,幾乎相當於元豐年間所輸正稅之數。廣德軍(今安徽廣德)苗稅一石,貼納腳錢為三鬥七升,在建中靖國元年(1101)以前已隨正稅繳納。腳錢也反復折變,不斷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