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軍中主管軍需的官職。“支度”一詞始見於《三國志·徐邈傳》,意為支付財用,調撥物資。唐代此職名出現甚早,武則天光宅元年(684),李孝逸為行軍大總管率軍征討徐敬業,其軍中已見支度使薛克構。節度使設置後,支度使成為節度使的例行兼職。其任務是主持軍費開支,每年統計所耗軍資、糧料、武器數量,向中央主管財政的度支使申報。元和十三年(818)唐憲宗詔停諸道支度、營田使,此後,支度使名名遂廢。

唐河西支度營田使戶口給糧計簿殘卷 (甘肅敦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