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機動部隊於1941年12月7日對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實施的戰略突襲。

  珍珠港位於夏威夷群島瓦胡島南端,為美國太平洋艦隊主要要基地和通往亞洲、大洋洲的交通樞紐。1940年,隨著歐洲戰局的發展和德、日、意三國同盟的建立,日本加緊“南進”的戰爭準備,以奪取美、英、荷在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的殖民地。為消除美太平洋艦隊對其“南進”的威脅、奪取開戰初期的制海權和制空權,日本海軍軍令部於1941年10月批準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提出的珍珠港襲擊計劃,並經11月5日的禦前會議定下決心。戰前,美國對日本突襲珍珠港的可能性估計不足,缺乏警惕,疏於戒備。

  11月中旬,由27艘潛艇組成的聯合艦隊先遣部隊偽裝日常巡邏,先後從佐伯灣和橫須賀等地出發,沿中航線和南航線駛向夏威夷,執行偵察、監視和截擊任務。11月26日,以6艘航空母艦(艦載機約400架)為主力編成的機動部隊由第1航空艦隊司令南雲忠一海軍中將率領,從千島群島的擇捉島單冠灣起航,沿北航線駛向瓦胡島。12月7日(星期日)當地時間4時30分,機動部隊在瓦胡島以北約230海裡處展開,並於5時30分派出2架水上飛機進行偵察,發現珍珠港內艦船密集,島上機場飛機成行,高炮陣地隻有少數人值勤。6時起,日軍出動第一波183架飛機,7時40分從瓦胡島西部進入,7時55分開始攻擊,8時40分結束攻擊。與此同時,日軍第二波171架飛機抵臨,從瓦胡島東部進入,8時55分開始攻擊,持續約1個小時。整個行動,日軍僅遇輕微抵抗,以損失29架飛機、1艘潛艇和5艘特種潛艇的微小代價,擊沉擊傷泊駐在港內的全部8艘戰列艦和10餘艘其他主要艦隻,擊毀美機232架,斃傷美軍3 681人。美太平洋艦隊的3艘航空母艦因出海執勤而免遭一劫。8日,美國對日宣戰。

遭受日軍空中攻擊的珍珠港

  日本通過襲擊珍珠港給美國太平洋艦隊以重創,為進攻菲律賓、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提供瞭可靠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