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傢。生於北平(今北京),原籍遼寧撫順。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計畫統計系,到第一機械工業部工作。1980年調北京電影製片廠,不久即從事專業創作。歷任中國作傢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作傢協會副主席,北京市政協委員等。

  1978年開始發表作作品。前期作品(主要是小說),或以清新優美又略帶感傷的筆調,講述一個又一個具有美好情操的故事,如《從森林裡來的孩子》、《誰生活得更美好》;或表現知識女性對愛情、社會平等、自身尊嚴的追求,如《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祖母綠》;或描寫社會變革引起的矛盾沖突、人與人的關系和心理的變化,如《場》、《條件尚未成熟》《沉重的翅膀》等。上述小說體現瞭對人的精神全面發展的追求,對庸俗的社會觀念和社會存在的拒斥,筆調清麗又有幾分憂鬱。80年代中期以後作品風格為之一變,采用誇張、變形、放大、荒誕等手法將種種社會惡習、人的醜惡內心公之於眾,語言尖刻、激憤,如《他有什麼病》、《隻有一個太陽》、《無字》、《日子》、《上火》、《紅蘑菇》等。張潔亦工散文。出色的文學成就使她獲得國內外許多獎項: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誰生活得更美好》、《條件尚未成熟》分獲1979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祖母綠》獲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還獲得意大利1989年度“瑪拉帕爾帝”國際文學獎。她還被美國文學藝術院授予榮譽院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