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5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履行國際主義義務,對越南人民抗擊法國殖民主義侵略提供的軍事援助。

  越南於1884年淪為法國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者佔領越南,取代法國進行殖民統治。日本投降後,法國殖民者捲土重來,派遠征軍入侵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政府被迫轉入山區堅持抗戰,處境困難。1950年初,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請求中國提供援助。中共中央和國傢領導人表示,盡力向越南人民提供抗法戰爭需要的一切援助。隨隨後,派羅貴波為中共中央聯絡代表,組成以韋國清為團長的中國軍事顧問團赴越。

  1950年7月,中共中央代表陳賡與中國軍事顧問團會合,協助指揮越南人民軍進行邊界戰役。獲得全勝後,又協助越南人民軍進行瞭紅河中遊、東北、和平、寧平、西北等戰役,均取得勝利。1954年3~5月,中國軍事顧問團協助越軍總部組織 奠邊府戰役 ,全殲法軍、偽軍1.6萬餘人,迫使法國於1954年7月在《印度支那停戰協定》上簽字並從越南撤出全部軍隊,越南北方獲得解放。在越南人民抗法戰爭期間,據不完全統計,中國還向越南援助瞭11.6萬支(挺)槍、4 600餘門火炮及大批彈藥、通信器材、工程器材等武器裝備和軍需物資,並在中國境內幫助越南訓練人民軍主力部隊。中國還幫助越南開辦陸軍軍官學校,培養幹部,協助越軍進行精簡整編和訓練。戰後,應越方要求,中國軍事顧問團繼續留在越南協助加強軍隊建設,至1956年3月奉命回國。中國的軍事援助,對越南人民取得抗法戰爭和加強越南軍隊建設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