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湖南省轄地級市。位於省境西北部,澧水中遊,北鄰湖北省。轄永定區武陵源區2區及慈利、桑植2縣。面積9 516平方千米。人口148萬(2010),有土傢、苗、白、漢等20多個民族,少數民族約占總人口75.28%。市人民政府駐永定區。漢屬武陵郡地。隋為澧陽郡。唐為澧州(或澧陽郡)地。元為澧州路。明為澧州地。清為澧州和永順府地,有慈利、永定、桑植3縣。1913年永定縣改名大庸縣。11985年大庸縣改名大庸市(縣級),1988年升地級市。1994年大庸市更名張傢界市。以名勝張傢界得名。東南部有天門山、七星山等,西北有天子山、朝天觀等,屬武陵山系。山嶺海拔多在1 000米以上,七星山最高,海拔1 528米。河流有澧水、大庸溪等。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8℃。平均年降水量1 382毫米,春夏之交多暴雨,7~9月有伏旱。農作物有水稻、玉米、苧麻、茶葉等。林地主產杉、松、楠竹等。位於武陵源區的國傢森林公園有珙桐、銀杏、香果、水青樹、鵝掌楸等珍稀樹種。還有天麻、杜仲、黃連、黨參、麝香、散血丹、七葉一枝花等名貴中藥材,以及珍稀動物獼猴、巖雞、相思鳥、鼯鼠(飛狐)及紅蛇、白蛇等。工業有機械、煤炭、電力、建材、食品、木材加工等。主產油氣減振器,碾米、磨粉、磨漿組合機,水田耕整機。焦柳鐵路穿過市境。1994年通航的荷花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等22條航線。1999年至香港航線開通。1801、1835等4條省道貫穿全境。張傢界武陵源是20世紀70年代陸續發現開發的旅遊新區,現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勝地。1992年作為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旅遊業已成為張傢界發展經濟的支柱產業。名勝古跡有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張良墓、馬公亭、天子廟、玉皇洞石窟、普光禪寺等,其中武陵源風景區的砂巖峰林地貌世界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