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末明初蒙古族戲曲作傢。名暹,後改名訥,字景言,一字景賢,別號汝齋,生卒年不詳。他的上輩已移居浙江錢塘(今杭州)。《錄鬼簿續編》言其“善琵琶,好戲謔,樂府出人頭地”。《群英樂府格勢》說“楊景言之詞,如雨中之花”。曾被明成祖朱棣召為侍從之臣。楊訥的創作主要是雜劇和散曲。散曲僅存數首,見於《詞林摘豔》和《樂府群珠》。雜劇據《錄鬼簿續編》所載,計有18種。隻有《西遊記》和《劉行首》傳世,《玩江樓》和《天臺夢》僅存殘曲。《劉行首》寫仙人馬丹陽度脫妓女劉倩嬌的故故事。《西遊記》取材於《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和民間傳說,故事起於陳光蕊赴任逢盜、陳玄奘復仇報本;終於悟空、八戒、沙僧西天圓寂,玄奘取得真經,回歸東土。此劇已具備後來一百回本小說《西遊記》的故事雛形,但孫悟空神通有限,除在黃風山打敗銀額將軍外,其餘各次危難如鬥鬼母、擒八戒、拒女王、過火焰山,都力不能勝,最後均由觀音、如來神助解除,而貫穿全劇的人物是玄奘。這部雜劇共6本24出,結構龐大,較為完整,突破瞭元雜劇四折一楔子的體制。上述二劇都是釋道神仙劇,但對世情有生動真切的描寫,表現出戲謔幽默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