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學傢。字勉齋。山東膠縣(今膠州)人。早年畢業於教會中學,因成績優異被保送入齊魯大學,攻讀社會學,副修歷史,獲學士學位,後就讀於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抗日戰爭爆發後,留學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鄉村社會學,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為《中國的集鎮制度與鄉村生活》。1944年在美國參加人類學傢R.林頓領導下的“中國鄉村文化”研究工作,著有《一個中國的農村》(英文版,19455)。被譯成多種文字,為攻讀文化人類學必讀參考書之一。抗日戰爭勝利後回國,任農林部督察、東北行轅經濟委員會副處長,齊魯大學社會學教授、系主任、文理學院院長等職。1949年赴美講學,任康奈爾大學、斯坦福大學及華盛頓大學客座教授。1958年任臺灣大學農經學系鄉村社會學教授。1960年任臺灣大學農業推廣系首任系主任。1973年自臺灣大學退休後,協助東吳大學成立社會學系並擔任第一任系主任。主要著作有:《勉齋文集》、《農業技術改變對鄉村社會之影響》、《鄉村社會學與農業發展》、《鄉村社會學》、《社會化與生活禮節》、《臺灣土地改革的社會經濟成果》、《中國的社會結構》、《我們的社會》、《今日臺灣鄉村生活的透視》、《臺灣土地改革對鄉村社會制度之影響》、《農業興衰的社會因素》、《致富有道》、《社會學》、《中國農業社會的變遷與發展》、《當代社會學說》等。

  楊懋春一生刻苦奮鬥,自強不息。他的學術著作偏重於質的描述、理的推釋,見解成熟,自成體系,在中國鄉村社會學的研究及農業推廣教育方面,作出瞭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