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詩人。字亨甫,號松寥。福建建寧人。少孤,傢境貧寒。清道光四年(1824)拔貢。因諷刺達官,被朝貴看作“狂生”,應舉人試屢不中。道光十五年更名亨輔,始中舉,後會試仍不第。道光二十三年(1843)為申雪友人姚瑩抗英被誣之冤獄,帶病入都,逝世於京師。張際亮關心國傢命運和社會現實。道光十三年曾上書兩廣總督盧坤,請嚴緝鴉片走私。同時,對乾隆、嘉慶以來以論議考訂為詩和輕佻淺鄙的詩風深致不滿,以力挽頹波、轉移詩詩風為己任,提倡“志士之詩”(《答潘彥輔書》,《張享甫文集》卷三)。其詩今存3 000餘首。鴉片戰爭前多抒寫對政敝民困的憂戚,對朝廷昏庸的憤懣和壯懷不伸的感慨,如《送雲麓觀察督糧粵東》、《寄光律原廉訪保定》、《思歸吟》等。有些詩還表現出對外國侵略的敏感和憂慮,如《大庾嶺》、《登粵秀山》、《浴日亭》等,“慮逆夷包藏禍心”(《心壺先生招飲》詩自註)。鴉片戰爭爆發後,他在江浙一帶目擊戰亂慘狀,寫下《傳聞》、《遷延》、《東陽縣》、《鄒鐘泉太守招飲劇談時事輒賦》、《陳忠愍公死事詩》等一系列愛國詩篇。其詩風格以俊逸豪宕、激切奔放為主,也時有流麗纏綿的一面,如《江山船曲》、《王郎曲》等。諸體中以七古為最出色。他在道光時“負海內重名將三十年”(劉存仁《屺雲樓詩話》),咸豐、同治年間還有人向他學步。後來雖有論者說他的詩“頗少佳作”(陳衍《詩話》),“粗浮淺率,毫無真詣”(李慈銘《越縵堂詩話》),卻也不能不承認他“極負時名”。他的創作推動和代表瞭鴉片戰爭前後詩風的轉變。有《張亨甫全集》,包括詩27卷,文6卷,咸豐年間孔慶衢原刻,同治六年(1867)李雲浩補刊,但收詩不全。手訂詩稿臨終時托付姚瑩,自定名《思伯子堂詩集》,32卷,後由姚瑩子浚昌於同治八年付刻。另有筆記《金臺殘淚記》、《南浦秋波錄》,記優伶而寓不遇之感,為劇壇留下一些資料和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