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和電視後期製作的一道程式,也是影視藝術創作過程中的最後一次再創作。剪輯師通過剪輯,將先期拍攝的大量素材,經過選擇、取捨和組接,編成一個連貫流暢、含義明確、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

  影視剪輯的歷史 電影誕生時並沒有剪輯。其第一次出現是在美國導演E.S.鮑特的《一個美國消防隊員的生活》一片中。影片把房子著火、一對母子被困、消防隊員趕來相救三個片段連連在一起。D.W.格裡菲斯在《一個國傢的誕生》裡,采用瞭分鏡頭的拍攝方法,即將場景分解成一個個不同的鏡頭分別拍攝下來,如用全景、遠景介紹環境,用近景、特寫突出細節,用四條動作線的交叉來推動劇情,用閃回表達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把剪輯發展成制作影片的必要元素,剪輯藝術由此產生。在無聲片時期,剪輯被蘇聯電影學派在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上加以發展,V.I.普多夫金創立瞭結構性剪輯,S.M.愛森斯坦創立瞭理性蒙太奇。在有聲電影早期,聲音與畫面的剪輯不免蹩腳。一段時間的摸索之後,創作者們逐漸脫離無聲片的制作范式,能夠比較自如地處理有聲片鏡頭的次序、選擇場景、安排時間和做到情節的流暢。

  起步時期的電視剪輯與電影剪輯相似,到20世紀50年代末期,還隻能用把錄像帶剪斷再粘接起來的方法進行畫面剪接。60年代初第一臺電子編輯機問世。剪輯人員利用電子設備對素材進行篩選、排列,再按順序轉錄到另外一盤磁帶上。1967年,美國電子工程公司開發瞭時碼編輯系統,像片邊號碼用於電影剪輯一樣,用電子時碼進行電視編輯,從而提高瞭編輯精度。兩年後,計算機編輯系統出現,並且功能陸續得到升級,非線性編輯與線性編輯的自由選擇使電視藝術的編輯工作越來越方便、快捷、有效。在2英寸廣播級錄像機編輯系統進步的同時,1英寸開盤式、1/2英寸開盤式、3/4英寸盒式及1/2英寸盒式等小格式磁帶的編輯系統也不斷發展。

  剪輯過程 電影剪輯開始於記錄所有拍攝膠卷的鏡頭序號。之後,剪輯師分解工作拷貝,把全部鏡頭從盤上剪下,將每個鏡頭用特種鉛筆標號。接著按照順序把一場或連續數場中要用的鏡頭粗略地集中、組合。這個過程稱串編。被淘汰的鏡頭稱“落選”鏡頭。有時候,落選鏡頭也會重新被起用。然後進行粗編。具體工作是根據劇情調整鏡頭,使之更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串編階段的組合再次被推敲一遍,剪輯師可能把準備接在一起的兩個鏡頭拉過觀察器,仔細地衡量剪切點的位置。作出決定後,在剪切點標上記號。再把鏡頭素材自觀察器中取出剪開,用膠帶接片機接在一起。大多數剪輯師都準備有調整方案,以備更精細的編輯和最後的決定性編輯之用。粗剪之後,一般要征求導演或其他創作人員的意見,進一步剪輯,對影片的動作、時空關系、畫面的視覺形象、電影語法等,進行精心處理,形成全片總體節奏,突出主題思想,加強藝術效果,直至語言雙片定稿。剪輯創作的最後階段將錄音部門送來的全部聲音素材與語言雙片剪接,處理音樂、音響效果與畫面的關系,使之發揮應有的作用,從而形成一部完整的影片。

  聲音部分有先期、同期、後期三種錄音方式,剪輯方式也相應有異。先期錄音大都是完整的樂段和唱段,要按照音樂的旋律與唱詞安排畫面;同期錄音的聲帶聲音與畫面一般吻合,通常和相應畫面同時剪輯;後期錄音的內容包括“對口型”的對白、內心獨白、旁白和背景音樂、音響效果等,一般按照畫面的條件錄音,這就要求剪輯時預先想象聲畫結合和聲音所能構成的一系列藝術效果,以免反復剪輯對畫面和聲帶造成損害。現在,用膠卷拍攝的電影經常被轉錄到錄像磁帶或光盤等電子存儲介質上,再用電視錄像帶來編輯。一旦電影被轉錄到電子存儲器上,它就能用眾多視頻技術中的任何一種進行編輯。

  電視的剪輯略顯復雜。不同的設備系統在操作上有不同的要求。單切換系統是最簡單、最基本的編輯系統,控制磁跡編輯時間碼編輯是它的兩種基本編輯方法。它能把一個視頻圖像和它的對白聲接在另一幅視頻圖像後面,但不能淡入淡出、疊化、劃像,不能保持圖像靜止或在圖像上加圖表與文字,也不能校正色彩偏差和丟失的視頻信息。單切換系統不能勝任的工作可由特技機、信號質量控制與測量儀、圖形疊加機等設備完成,隻是這些儀器的價格頗高。用桌面計算機進行輔助編輯,可以克服上述問題。桌面計算機的優點在於花費較少的時間,就能完成圖形創作、特技效果、音頻處理、鏡頭記錄等多項任務。如果將計算機與視頻處理器相連,還可以使用扭曲、立體化、軟邊、翻滾、旋轉、變焦、閃爍、卷頁等數字特技。當前,最高級的編輯是非線性隨機存取編輯。它的優點是不必把鏡頭與場景一個接在另一個後面錄下來,兩個相接的鏡頭可以有隨意的時空跨越,因為可以把它們中間的場景隨時補上。所以在第一場景拍攝之前,就可以編輯電影的最後一場。素材的提取也與編入一樣方便,所以稱為“隨機存取”。

  剪輯技法 剪輯首先要做到鏡頭與鏡頭組成的動作看上去自然、連貫、流暢,其次要體現鏡頭並列產生的文本意義。再現與表現雙重功能的辯證統一,是剪輯藝術技巧運用於影視創作的總則。

  流暢是剪輯的基本功。它有兩個作用:一是在鏡頭的組接和修剪中,保證鏡頭轉換的流暢;二是在段落轉換中,使連續的兩個段落既有一定的連貫性,又能清楚地劃分出段落界線,使觀眾分辨出不同的場面。具體來看,在鏡頭轉換上,要註意保持正確的方向感,使被攝體的運動方向在畫面中保持一致。當物體運動方向改變時,為讓觀眾理解鏡頭內容,通常要在另一個運動方向不同的鏡頭間加上一個中性鏡頭作為過渡(中性鏡頭指物體直面或背對攝影機運動的鏡頭)。鏡頭轉換是否協調也是要註意的方面。剪輯常以不同鏡頭中造型、節奏類似的部分為剪輯點,用“動接動”和“靜接靜”達到和諧的轉換。“動接動”指在鏡頭的運動和人物形體動作中切換鏡頭,比如上鏡頭是移攝,在未移定時切換到另一個移動攝影鏡頭上,而且移的方向、速度接近,銜接起來的效果就很流暢,觀眾的視線就會十分舒適地從一個畫面轉移到另一個畫面。“靜接靜”指在一個動作結束後(或在靜場時)切換鏡頭,切入的另一個鏡頭又是從靜到動。“靜接靜”多半是轉場時運用,即上一場結束在靜止的畫面上,下一場又從靜止的畫面開始。在一連串鏡頭中保持被攝物在畫面中的位置也是至關重要的。當鏡頭改變時,如果被攝物看上去從畫面的一個位置跳到瞭另一個位置,就會產生不真實感。此外,被攝物形象的大小、色調的協調以及音響的變化和均衡,都是應該註意的方面。

  在流暢的剪輯技法中,鏡頭的轉換習慣用“切換”(將分切的鏡頭畫面直接粘連)。段落的轉換一般用“漸隱、漸顯”表現段落結束與開始;用“化”表現一段省略掉的時間過程,劃分兩個不完整場面的段落;用“劃”表現地點、場合、事件的變換,劃分兩個以上的不完整場面的段落。以上是利用洗印或攝影方法制作在膠片上的光學技巧。另外,還可以用許多其他方法劃分段落,例如仍用切換方式。

  戲劇性剪輯是影片創作的藝術要求。在長期的制片實踐中,剪輯藝術技巧已具有豐富的經驗。蒙太奇可以說是這些經驗的集大成者。在影視剪輯中,把零散的不同畫面按蒙太奇原理組接到一起,就能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能產生類比、表現性的作用和速度、節奏性的作用。比如,搖滾樂節目的編排就經常以蒙太奇段落為核心,其畫面或者是演唱會場面,或者是按歌曲內容設計的情節,有時也會二者並用,互相穿插。在紀錄片或電視劇節目中,有時會把蒙太奇段落與普通的敘述性片段交織在一起。這時,蒙太奇段落的節奏將受到敘述內容或導演意圖的制約。例如在制作一部上海慶祝申辦世界博覽會成功的專題片時,制片人要求把群眾集會、慶祝的鏡頭或照片用快節奏編成一個蒙太奇段落,然後把它穿插到介紹與采訪申辦領導的鏡頭之中。這時,編輯就要註意,不能讓蒙太奇段落太長。此外,如果能使配樂與蒙太奇段落的基調協調一致,會增強畫面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