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業內,道具有兩個意思,一指影視造型中的一個專業部門,二指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各種用具。其中二是道具一詞較為常見的用法。

  道具的主要功能是作為“戲用”,即人物的戲用,或人物之間矛盾衝突的戲用。道具因劇情、人物、場景的需要而出現,是佈局畫面的構成因素,體現場景環境氣氛、呈現地區與時代特色的手段,為塑造人物、推進情節、演化揭示人物性格情感及思想服務。貼切、傳神的道具可以增加劇情的張力,拓展作品的意義深度,引起觀眾強烈的審美興興趣。

  按體積分,道具有大、中、小三種。汽車、輪船、恐龍等是大道具;鋼琴、桌椅、電視機等是中道具;發卡、珠寶、手機等是小道具。按功能分,有人物隨身道具、陳設道具和效果道具。陳設道具是依據劇情需要而佈置在場景裡的各種用具,它在作品中具有交代環境、烘托氣氛、刻畫人物的功用。效果道具指可造成特殊效果的道具。如武打片中被演員壓碎的桌子、一掌兩斷的石板等,可以襯托功夫的深厚。

  人物隨身道具是經常伴隨在演員身邊的道具,是造型中最重要的道具。從戲用看,有純實用類隨身道具、裝飾類隨身道具和雙重意義的隨身道具。前兩種隻同人物的年齡、性別、地位、習慣等表面特征相關,起陳設性的作用;後一類隨身道具,如中國影片《我的父親母親》(1999)中的紅發卡,是劇中父親送給母親的禮物,又是母親心愛的飾物;在父親被當作右派抓起來的時候,它還丟失過,使劇情出現轉折,因而具有實用與美學上的雙重價值。

  隨身道具不僅與主人公的周圍事物有著密切聯系,而且作為一類造型語言講述著主人公的理想、興趣、口味、偏愛,以及他們心靈深處不可見的活動。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傷逝》裡的小狗,承擔著主人公的榮辱禍福,見證主人公的愛情歷程,又有自己獨特的命運。因此設計道具不能隨心所欲,要根據劇本的規定情境、導演的總體構想、攝影的創作意圖、演員的表演需求和人物的具體情況來確定。道具的選擇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氣質和實際生活需要,要有強烈鮮明的時代感、歷史感、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還要配合劇情顯現矛盾沖突和故事發展的生動性、典型性與完整性。隨身道具的裝飾加工也是道具設計的重要內容。隨身道具往往貫穿人物命運或故事過程始終,具有時間、經驗、痛苦等飽含藝術穿透力的因素,所以裝飾加工道具並非簡單地做舊或破損,而是加上歲月和人生軌跡的記號,成為標明文本寓意的符號和激發觀眾審美想象的觸媒。特殊道具的選擇和制作也是道具設計的工作之一。特殊道具一般指非現實時空的影視作品中人物使用的道具,如中國電視動畫連續劇《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兵器金箍棒、美國科幻片《黑客帝國》中的長劍等。它們雖是想象的產物,但也要求形象優美、造型準確、效果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