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傢。原名壽春,字伯苓。生於天津,卒於天津。1895年畢業於北洋水師學堂。甲午中日戰爭以後,深感中國積弱不振,又受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影響,主張教育救國。1904年與前貴州學政嚴修在天津創辦私立中學堂,後改稱南開學校。1917年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19年創辦南開大學,以後又成立南開女中、南開小學以及重慶南開中學,並先後擔任校長40餘年。抗日戰爭開始後,南開大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昆明合組西南聯合大學。張伯苓、蔣夢麟、梅貽琦分任校務常委,共同負責聯大工作。1938年7月,他當選為國民參政會副議長,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46年6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授予他名譽文學博士學位。1948年任南京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不久辭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夕,他拒絕蔣介石多次“催請”,不去臺灣。1950年5月,從重慶回到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歡迎。

  張伯苓認為國傢的不振和民族災難之深重,在於愚、弱、貧、散、私“五病”,為痛矯時弊,育才強國,曾為南開制定“允公允能”校訓,以培養學生“愛國愛群之公德,與夫服務社會之能力”。他仿學日本和美國的教育制度,並實行教育改革計劃:①重視體育訓練;②註重學習科學知識,強調聯系實際;③鼓勵學生成立社團,開展各種課外活動;④提倡團體精神,樹立優良校風;⑤註意道德教育,灌輸愛國主義思想。張伯苓主張學生德、智、體、美四育並進,提倡研究學術和生動活潑的學習,鼓勵學生發展特長。他十分註意學校的用人和效率。聘請教職員均註意嚴謹選擇,無論中學或大學,都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教學骨幹。在張伯苓領導下,南開機構精簡,人員精幹,辦事效率高,有完善的管理體制和制度;並制定“校務公開、責任分擔、師生合作”的方針,多方聽取師生對學校工作的意見。

  教育論著輯為《張伯苓教育言記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