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代南唐畫傢。鐘陵(今江西省南昌市附近)人,一說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人。生卒年不詳,但可知其卒於宋滅南唐之前。他出身江南名族,一生以高雅自任而不肯出仕。善畫花竹、禽魚、蔬果、草蟲。在畫法上他一反唐以來流行的以色暈淡而成,另創落墨的表現方法,即先以墨寫花卉的枝葉蕊萼,然後傅色。他在所著《翠微堂記》中自謂“落筆之際,未嘗以傅色暈淡細碎為功”。當時徐鉉記徐熙畫是“落墨為格,雜彩副之,跡與色不相隱映也”(《圖畫見聞志》)。北宋沈括形形容徐熙畫“以墨筆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氣迥出,別有生動之意”(《夢溪筆談》)。徐熙與黃筌齊名,但與妙在賦彩、細筆輕色的“黃傢富貴”不同,形成獨特風格,被宋人稱為“徐熙野逸”。然而《圖畫見聞志》中記徐熙為南唐宮廷所繪的“鋪殿花”、“裝堂花”,於“雙縑幅素上畫叢艷疊石,傍出藥苗,雜以禽鳥蜂蟬之妙”,“意在位置端莊,駢羅整肅,多不存生意自然之態”。這種富有裝飾性的繪畫,也構成瞭徐熙繪畫的另一風貌。徐熙的畫在南唐甚受重視,為後主李煜所欣賞,在宋代仍享有很高聲譽。他與黃筌代表瞭五代花鳥畫的新水平,然宋人評論說,黃筌神而不妙,趙昌妙而不神,神妙俱完,舍熙無矣,被譽為“江南絕筆”。現傳為徐熙的《雪竹圖》《玉堂富貴圖》《雛鴿藥苗圖》皆非真跡,隻能從中領略其風格和畫法。

《池上雙禽圖》(故宮博物院藏)

  徐熙孫徐崇矩、徐崇嗣、徐崇勛皆善畫,其中徐崇嗣曾參加描繪南唐中主元旦賞雪圖的集體創作,負責圖寫池沿禽魚。進入北宋後,由於當時“黃傢富貴”成為北宋宮廷花鳥畫的標準,徐崇嗣便效諸黃之格,創造瞭一種不用墨筆鉤線,直以丹粉疊色漬染,稱沒骨畫法,其精工更出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