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劇作傢、文學傢、畫傢、書法傢。字文長,一字文青,號天池,晚號青藤,別署田水月。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幼年喪父。20歲考取秀才,以後鄉試屢試不中。37歲入總督胡宗憲幕府。嘉靖四十四年(1565)胡宗憲以嚴黨被彈劾入獄,自殺。徐渭怕受牽連自殺未遂,失手殺妻,入獄7年,後窮困以終。

徐渭草書七律詩軸

  徐渭才能興趣極廣,詩文、書畫、音樂、戲曲,無不擅長。他的詩歌創作以七古、七律為優。如《觀獵篇》、《正賓以日本刀見贈歌以答之》、《楊妃春睡圖》等七古,兼有李白的飄逸和李賀的險怪風格,讀來富有氣勢。他的七律長於煉句,用詞精警,諸如《清涼寺雲是梁武臺城》、《寓穿山感事》和《孫忠烈公挽章》等都是較好的篇章。徐渭的散文寫得瀟灑自如,頗受蘇軾的影響。至於雜劇,更備受推崇,代表作為《四聲猿》。《四聲猿》是4部雜劇的總稱,包括《狂鼓史漁陽三弄》《玉禪師翠鄉一夢》《雌木蘭替父從軍》《女狀元辭凰得鳳》。他的雜劇具有濃鬱的時代氣息,體現瞭明代中葉資本主義經濟萌芽階段反抗封建壓迫與禮教束縛的民主主義精神,同時開創瞭以南曲作雜劇的新寫法。《四聲猿》在語言上具有清新活潑、流暢優美的特點,曲詞賓白感情飽滿,機趣橫生。

  徐渭在戲曲史上的另一項重要貢獻,是撰著瞭《南詞敘錄》。此書是宋、元、明、清4代專論南戲的唯一著作,內容涉及南戲起源與發展史,南戲的風格特色、聲律,以及對作傢作品的評論;對於戲曲中常用的術語、方言與腳色,也作瞭簡要的考釋。篇末附錄宋元南戲劇目65種,明代南戲、傳奇目錄48種,共113種。不僅保存瞭有關南戲歷史的重要資料,同時也對研究宋元話本及南戲與元雜劇間的關系,提供瞭有價值的線索。

  徐渭書法頗有特色,擅長行書。出自米芾而更為放縱,人稱書中“散聖”。中年始學畫,山水花鳥、人物走獸無不精妙。尤其是水墨寫意花卉,完成瞭寫意花鳥畫的重大變革,推動瞭大寫意畫派的發展和盛行。清代的朱耷、石濤、鄭燮、李方膺、高鳳翰,以至近現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都繼承和發揚瞭他的傳統。徐渭作畫的體裁往往突破對象本身的局限,而強調主觀的感受,發展瞭文人畫以感情駕馭筆墨、以筆墨抒發感情的傳統。徐渭的存世代表作有《墨葡萄圖》(故宮博物院藏)、《牡丹蕉石圖》(上海博物館藏)、《石榴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著作除《四聲猿》及《南詞敘錄》外,有《徐文長集》30卷、《逸稿》2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