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鄱陽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又名修河。源出江西省銅鼓縣西南的大圍山麓,由定江河和金沙河匯合而成。先後納入修水縣、武寧縣的眾多小支流,至永修又納潦河,至吳城鎮註入贛江。幹流總長357千米,流域面積1.48萬平方千米,耕地16萬餘公頃。流域內地形複雜,山地占15%,丘陵占48%,臺地、平原占37%。抱子石(見圖)以上為上遊山區,水流湍急,河道平均坡降1.05‰,河面寬50~100米;抱子石至柘林為中遊丘陵區,,有三都、武寧兩盆地,河道平均坡降0.42‰,水面由150米擴至300~400米;柘林以下為下遊,河道漸入沖積平原,水勢平緩、平均坡降僅0.12‰。修水總落差676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約108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67.42萬千瓦。流域植被良好,河流含沙量小,年平均輸沙量153萬噸。流域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平均年降水量1 567.3毫米。植被豐富,以杉及馬尾松為主,多毛竹。有樟、楠、梓、柏和黃檀等珍貴樹種。森林覆蓋面積高於江西省全省水平。銅鼓、修水、武寧等縣均盛產茶葉,水果以中華獼猴桃和枇杷最佳。主要農作物為水稻、小表、雜糧等。中藥材有柴胡、黨參、桔梗、川芎等。礦產主要有金、煤、磷、鎢、鉛、鋅。全流域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和塘壩2萬多座,防洪圩堤572千米,以及大量引水、提水工程,有效灌溉面積10.9萬公頃,旱澇保收面積9.08萬公頃,分別占流域內總耕地面積的68%和57%。幹流上已建成江西省最大的柘林水電站,總裝機容量42萬千瓦;支流潦河上遊建成裝機容量為1.8萬千瓦的羅灣水電站。由於水庫的調蓄,修水洪水已基本得到控制。修水自吳城鎮以下可通行小輪船,以上經三都至修水縣城通木船。

修水岸邊抱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