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秋末最後一個霸國。《史記》以為其君主是夏王少康的苗裔,為姒姓。《世本》則以為乃羋姓。近人更有據《史記·楚世傢》載楚王熊渠少子為“越草王”,推測他就是“越的始祖”。《國語·越語》記載,到越王允常和勾踐統治期,國勢發展壯大,成為僅次於楚、吳的東南強國,欲北上與中原諸侯國交流和爭雄,但無法逾越強吳的阻隔,因而進一步與楚結盟,常隨楚攻吳,吳、越遂成世仇。西元前506年,在吳王闔閭破楚入郢之時,越軍乘虛入吳,,客觀上挽救楚的危亡。越王勾踐元年(前496),因而招致吳王闔閭討伐越,戰於檇李(今浙江嘉興西南),吳軍敗北,闔閭受傷致死,其子夫差立志報仇。勾踐三年,夫差大破越軍,勾踐率五千殘兵退保會稽山,以卑詞厚禮賄賂吳太宰伯嚭,忍辱乞降,以圖重整越國。勾踐苦心焦思,不忘會稽之恥,他著手改革內政,休養生息,以恢復實力。勾踐十五年,越軍終於趁夫差北上爭霸而國內空虛之機,襲破吳都,殺死吳太子。夫差返國後無力報復,隻得忍讓言和。其後越軍不斷進攻,勾踐二十四年,吳都被圍三年後城破,夫差自殺,吳國終被越國吞並。勾踐破吳後,又北上聘問中原諸侯,宋、鄭、魯、衛等國歸附,並遷都瑯邪(今山東膠南西南),與齊、晉諸侯會盟,經周元王正式承認為霸主。當時齊、晉內部矛盾尖銳,楚國元氣未復,越在四強中最為強盛。進入戰國時期,越勢力漸衰,越王遷都還吳(今江蘇蘇州),已無力與諸強角逐,楚威王(前339~前329年在位)時,越王無彊興兵伐楚,大敗被殺,越遂被楚吞並,其王室貴族也散逃四方,各自稱王稱君,服屬於楚。

圖1 浙江紹興越王臺

圖2 越鳩柱房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