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代壁畫。巖山寺位於山西省繁峙縣天巖村,建於金正隆三年(1158)。寺內建築現僅存前殿(文殊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六椽。文殊殿壁畫是巖山寺精華所在,殿內四壁除門窗外滿繪壁畫,面積134.42平方米。壁畫的主要部分是金代禦前承應畫匠王逵畫成於金大定七年(1167)。西壁畫《佛傳故事》,有誕生、沐浴、習武、出遊、成佛、說法到涅槃等各種情節。東壁畫《經變故事》和《佛本生故事》,有須奢提(養生)太子割肉養父母等故事,中間繪有佛說法,,兩側畫《鬼子母變相》。北壁畫一組寺塔和《五百商人航海遇難故事》(已殘),南壁畫殿閣樓臺,海市蜃樓及供養人。整個壁畫內容豐富,構圖嚴密,人物形象生動傳神,筆力勁健,氣質非凡,設色以青綠為主,古樸典雅,其風格與宋、金時期卷軸畫有些近似。畫上人物故事畫生活氣息很濃,生動形象地反映瞭宋、金社會生活面貌。壁畫繪有大量建築物,其中西壁的樓閣建築形式反映瞭金代宮廷建築的新特點。

巖山寺壁畫《鬼子母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