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與圍巖層理、層面無交切整合順層侵入的巖體。淺成火成巖的產狀之一。特點是中心下凹,形似盆狀而得名。下凹原因一般認為是巖漿沿層間裂隙侵入後,由於巖漿重力的影響而使中央部位下沉的緣故,因此巖盆邊部的巖石均向盆中心傾斜。巖盆中巖石常有較好的分帶性,底部及盆邊部多為基性巖,上部為中酸性巖。巖盆厚度與其直徑相比大致為1∶10~1∶20,平面形狀多為近圓形或橢圓形。巖盆規模一般較大,如加拿大肖德貝裏巖盆,面積達30 000平方千米;美國明尼尼蘇達州德盧斯巖盆,出露面積為40 000平方千米;世界最大的巖盆是非洲有名的佈什維爾德巖盆,出露面積為96 000平方千米,呈橢圓形,東西延伸400千米,南北寬為240千米,厚8千米。巖石垂向分帶明顯,下部為橄欖巖、輝石巖和鉻鐵礦,向上為蘇長巖、輝長巖、斜長巖和閃長巖組成的層狀巖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