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煙氣排入高空的高聳結構。能改善燃燒條件,減輕煙氣對鄰近環境的污染。

  分類 有磚煙囪、鋼筋混凝土煙囪和鋼煙囪三類。

  磚煙囪 高度一般不超過50米,多數呈圓截錐形,筒壁厚度約為240~740毫米,用普通黏土磚和水泥石灰砂漿砌築。為防止外表面發生溫度裂縫,筒身每隔1.5米左右設一一道預應力扁鋼環箍或在水平磚縫中配置環向鋼筋。位於地震區的磚煙囪,筒壁內須加配縱向鋼筋。

  鋼筋混凝土煙囪 多用於高度超過50米的煙囪。其優點是抗風、抗震性能好,施工簡便,維修量小。外形為圓截錐形,沿高度有幾個不同的坡度。筒壁厚度約為140~800毫米,鋼筋混凝土煙囪按內襯佈置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單筒式、雙筒式和多筒式。

秦嶺電廠多筒式煙囪

  目前,中國最高的單筒式鋼筋混凝土煙囪為270米。最高的多筒式鋼筋混凝土煙囪為240米。現在世界上已建成的高度超過300米的煙囪達數十座,例如米切爾電站的單筒式鋼筋混凝土煙囪高達368米。

  鋼煙囪 鋼煙囪自重小,有韌性,抗震性能好,適用於地基差的場地;但耐腐蝕性能差,需經常維護。目前有在煙囪內設不銹鋼內筒以解決腐蝕問題。鋼煙囪按其結構可分為桅式、自立式和塔架式。

  基礎 分剛性基礎和鋼筋混凝土基礎。剛性基礎一般都用於高度較小,地基條件較好的煙囪,其材料為磚、片石、片石混凝土和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基礎在煙囪中使用最普遍,其形式有:單獨基礎、平板式基礎、肋板式基礎和薄殼基礎。單獨基礎一般用於塔架式鋼煙囪。平板式基礎又有圓板和環板之分,這種基礎在煙囪中使用最廣,其特點是受力簡單,施工方便,耐久性好,板內受力鋼筋可施加預應力。肋板式基礎和薄殼基礎的受力較合理。

  基礎埋深應不小於周圍建築物和基礎的埋深,通常都在2~5米之間,在由地下煙道的情況以及對於高度超過150米的煙囪,尚需適當加深。

  煙囪基礎應建於穩定的地基上。應通過各種勘探手段充分掌握土層情況。要求土層均勻,無不良下臥層,持力層有足夠的承載能力。當在不良地基上建造煙囪時,須根據需要和土層具體情況采取必要的地基加固措施,有時還須采用樁基礎或深基礎。

  設計特點 除滿足抗風、抗震及抵抗溫度效應的強度、穩定、剛度要求外,鋼筋混凝土和磚煙囪尚需控制裂縫開展寬度。煙囪結構與相鄰建築物間應留沉降縫,基礎的傾斜和沉降量也有限制。圓筒形煙囪在設計中須進行橫風向風振驗算。

  煙氣對煙囪的影響是煙囪的特殊必要考慮因素。結構材料的受熱穩定要有限制。結構不均勻受熱引起的溫度應力有時會成為設計的主要因素。要考慮煙氣的侵蝕作用,這種作用不僅與煙氣的含硫量有關,而且還與煙氣的濕度、露點溫度和壓強相關。煙氣的含硫量越高,露點溫度越低,相對溫度和煙氣壓力越大,則煙囪越容易被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