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製作中在攝影/像、美術造型和後期剪輯中採用的特殊技巧。在假定性的影視藝術創作中,有些場景不可能直接現實地表現出來;在紀實類作品中,為瞭增加畫面的生動性和真實性,把一幅畫面分成兩半,一邊是主持人或播音員,另一邊是被報導者,這也是普通攝像方法難以勝任的。所以當G.梅裏愛發現可以停機再拍後,特技就成瞭電影創作不可或缺的手段。

  特技的作用 特技擴大瞭影視的表現能力,豐富瞭影視語語言,具有其他技術和藝術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運用特技的過程中,創作者發現特技可以節約拍攝時間,降低制作成本。模型等特技手法可以完成巨大的、困難的、危險的主題,比如中國影片《黃河絕戀》的開頭。美術片、神話片和童話片中,那些被美化、神化的大自然,人化生物和人物動作等也是用特技完成的。中國跨世紀的動畫片《寶蓮燈》中那聚集著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雲外天宮,簡潔神秘的大聖洞府,萬眾歡騰烈焰沖天的煉斧場面,上天入地、力大無比、開山救母的主人公,離開特技將神力盡失。在科教片和科幻片中,隻有充分利用特技方法,才能根據導演、攝影等主創的要求,攝制出全新的鏡頭,使內容獲得完美的畫面形式。數字特技的出現,更為影視創作新畫面添上瞭無所不能的翅膀。數字特技使人感嘆,隻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對於追求大場面效果的新好萊塢電影來說,更多的是采用花費巨大的數字特技,非一般制片廠所能承受。特技還能提高畫面質量,加強藝術效果。在表現主題許可的范圍內,特技能夠改變畫面的構圖、情調和剪輯的節奏、手法。

  影視特技的變化五花八門,在影視制作中選用特技要符合題旨,有明確的意圖,讓特技起到吸引觀眾、豐富畫面信息和幫助理解的作用。不可因新奇而濫用,為特技而特技,那樣會讓觀眾在眼花繚亂中無所適從、失去視覺重點。在許多音樂電視節目中,導演經常在演唱者邊上運用特技效果,以突出歌曲的內容,使畫面顯得生動活潑。

  特技的種類 按照特技的歷史發展和手法,可以將特技分成電影特技和電視特技兩大類。電影特技是傳統的以光和機械為物質基礎的特技,有攝影特技和美術特技兩類。電視特技從電影特技發展而來,以現代的電子技術為物質基礎,有模擬特技和數字特技兩種。當然,電影制作也經常應用電視特技。

  攝影特技 攝影特技的“特”表現在:①使普通的攝影設備處於非正常的工作狀態,比如倒拍、停機再拍、快速攝影、慢速攝影、逐格拍攝等。②以假亂真,偷梁換柱,拍攝時用模型、畫片、照片等代替實物實景。③真假結合,合成攝影,即用畫片、模型等仿真品與實景、佈景合成一個完整畫面。④根據鏡頭需要用活動遮片合成、技巧印片機等特殊設備把不同時間、地點拍攝的對象有機結合在同一個畫面中。

  攝影特技的方法很多。拍攝某一個畫面時,將開動的攝影機暫停,攝影機位置和方向不變,然後,更換或增減拍攝對象,再重新開動攝影機繼續拍攝,這個技法稱停機再拍。它可以在銀幕上取得畫面上某物突然出現、消失或移動變換的魔術效果。

  使膠片在攝影機內倒著運轉進行拍攝是倒拍。當放映時仍按順方向進行時,就能得到倒塌的房屋自動恢復原狀、水倒流、武打演員一縱身上瞭房頂等奇觀。

  通常攝影機的拍攝頻率與放映機的放映頻率是一樣的,都是每秒24格。拍特技攝影時,它的速率是可調的。當超過每秒24格,這時的攝影為快速攝影,又稱慢動作,因為如果放映的速度沒變,物體在銀幕上的運動看上去就會慢下來,呈現出一種抒情的味道。相反,如果少於24格,就稱慢速攝影,或稱快動作。電視廣告中經常見到花兒在數秒鐘內綻放,就是運用慢速攝影獲得的。在喜劇片中,快動作可獲得雜耍的功效。

  用逐格電動機驅動攝影機一個畫面接一個畫面地拍攝,最後完成一個電影鏡頭的拍攝方法為逐格攝影。拍攝時,攝影機葉子板打開一次拍攝一個畫面,每兩個相鄰畫面之間的間隔時間可隨意調節,在停歇時可更換被攝體,所以它也能獲得其他特技的效果。這種方法廣泛應用在美術片的制作中。

  把一格膠片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分,進行若幹次曝光,這種完成畫面的方法稱多次曝光。拍攝時,在攝影機前或攝影機內的片窗前,加一個黑色不透明的遮片。第一次拍時,用遮片擋住部分景,使其餘部分曝光,拍下所需物體;第二次拿掉遮片,用另外的遮片擋住已拍部分,讓沒曝光的部分曝光。這樣,當洗印出來後,就合成瞭一個完整的畫面。當一名演員飾演兩個角色,而他們要在同一幅畫面中出現時,就可用該方法拍攝。這種多次曝光技術,各部分彼此緊密相連,所以稱鄰域式多次曝光。另一種多次曝光是重疊式多次曝光,它不一定要使用遮片,能把多重影像疊合在一起。表現人死後靈魂出竅的畫面就是用此方法。

  將銀幕上的放映影像與銀幕前演員的表演一次拍攝在一個畫面上的方法是銀幕合成法。作為背景的資料片,是依據電影內容的要求事先攝好或選擇出來的影片或照片資料。由於背景與前景分別拍攝,因此在制作驚險片時,可以把演員從危險場地解放出來,既安全又方便,所以應用廣泛。此法根據合成時使用的資料片、銀幕、放映設備以及合成現場各部分相對位置的不同,又分為背面放映合成和前面放映合成。

  美術特技 根據透視原理和特技攝影鏡頭的性能完成的一種造型創作。在具體制作中,美術特技與攝影特技有分工,也有合作;從效果上看,二者密不可分。

  最常用的美術特技之一是制作模型。模型是實物按需要比例做成的縮小體。拍戰爭場面、自然災害場面、神話片及童話片中的幻想景物、科教片中的模擬景物時都大量采用模型。模型與實景相應部分的比例關系,模型場面的透視關系,色彩、光線與表面質感的處理都要盡可能與實景一致。

  電影特技中最簡便、最常用的方法是同期接景法。這種方法用繪畫、模型或照片代替實景的一部分,再與其他實景一起拍攝成一幅畫面。其中根據透視原理用繪畫代替實景的方法是同期繪畫合成。它的工藝是將需要補充的景物用手工繪制在透明玻璃或三合板上,通過攝影機將它和實景一次拍攝下來。運用透視原理把模型和實景合成畫面的方法稱為同期模型合成。其他的接景法還有照片接景和混合接景,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

  用鏡子反射的影像代替實景的一部分,在現場一次拍攝下來,組成一個完整畫面的方法,稱為鏡子合成法。鏡子反射的景物可以是實景、繪畫、模型或照片等,合成效果也與同期接景法相同。因其合成時須將玻璃上某些要透射景物的部分進行復雜的光處理,須實驗多次才能獲得預想的效果,所以應用不廣。

  模擬特技 電視特技與電影特技不僅物質基礎不同,其運用的時段也不同。電影特技在前期拍攝時進行,電視特技在後期剪輯時進行。電視特技的效果也比電影特技豐富得多,它可以對拍攝的畫面圖像電信號進行各種各樣的放大、變小、轉換等處理,或參照實際信號進行各種復制,使畫面出現拉伸、壓縮、扭曲、分割、運動、色變等效果。

  模擬特技包括切換特技和鍵控特技等。切換特技指通過電子編輯系統和特技切換臺進行的鏡頭剪接技巧。切換特技通過對多路視頻信號的依次控制而實現。主要有疊畫、淡入淡出和各種劃變。疊畫是在把一路視頻信號減弱的同時,逐漸加強另一路信號,使兩路信號同時出現在一張畫面上。如果有多路信號相混,即多路疊畫。疊畫可以簡化時空轉換過程,避免切換的跳躍感,常用於回憶、倒敘、想象或夢幻等場景。淡入淡出是先把一路信號逐漸降到零,再把另一路視頻信號從零逐步提高到標準電壓,這樣,圖像就由亮轉黑(淡出),緊接著由黑轉亮(淡入)。這種手法用於表現前一個情節的結束和後一個情節的開端,使觀眾得到視覺和心理上的休息。劃變就是後一幅圖像從前一幅圖像上漸漸劃過,使前一幅圖像完全或部分被後一幅所代替。劃變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水平線的劃、垂直線的劃,也可以是斜線的劃,還可以是圓圈形式的劃,甚至鋸齒形、矩形、拋物線的劃。劃變具有較強的視覺效果和節奏,能帶動觀眾的情緒,在廣告和預告片中用得較多。

  在電子編輯的特技操作臺上通過對電子信號的控制摳掉部分圖像,再用其他圖像補上,這種特技稱為鍵控特技。鍵控特技有內鍵、外鍵、色鍵和鍵控修飾等種類。內鍵指摳像部分用字幕或其他某個圖像來補足。外鍵指摳像部分由外部視頻信號補充。色鍵是利用色彩與亮度來摳像,實現畫面的分割與組織。色鍵主要是以深藍色為鍵,常用於新聞播送消息、報告節目時,主要處理方式有背景色鍵和模擬電視屏幕。背景色鍵處理即把播音員的背景變成各種畫面效果,仿造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增加畫面信息量。模擬電視屏幕是在播音員背景上摳像出一個小電視屏幕,大、小屏幕同時播出,不僅可以使節目顯得生動活潑,而且增加瞭新聞的現場感。鍵控修飾指用不同的色彩、形狀、明暗度修飾鍵控出來的字幕,使之變得華麗悅目。

  數字特技 數字特技是以計算機為基礎工具,用數字編碼、解碼方式進行的特技。它與模擬特技的區別在於信號性質不同,它把常規的電視模擬信號(視頻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因此圖像生成功能更強。它能任意改變畫面的位置、形狀、結構、色彩、光線、大小,並使畫面出現分割、影像重復、翻頁、旋轉、翻滾、飛舞等多種運動效果。還能制作三維模型和動畫影像,並與實拍的畫面進行合成,創造出虛擬的現實世界和現實的虛擬世界。如美國影片《終結者續集》中的液體機器人。這個虛擬物體用頭撞碎駕駛艙玻璃後,身體像液體一樣流進艙裡,坐在駕駛員位置上,從而挽救瞭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