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認為人在攝食時應註意禁止或避免的原則及內容。又稱禁口忌口。忌指不宜,禁則不可,但通常不細分,概稱禁忌。中醫認為,食物的性味不同,人體狀況各異,因而人們對飲食的需求與避忌也不同,飲食禁忌就是從養生的角度研究不同的人所應避忌的飲食。

  原則 飲食禁忌的原則主要來源於《內經》,後世又不斷充實和發展,大致包括以下內容:①以五行生克克與食物性味相結合的禁忌原則。如《靈樞·五味篇》中有五禁的論述,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五臟分屬五行,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五行相克的關系是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而五行與五味的對應關系是金味辛,水味咸,木味酸,火味苦,土味甘。因此,肝病禁辛味食品,因為辛屬金而克木,故不宜食。同樣,心病忌咸食是因為咸屬水,水克火,餘可類推。②以物性味對疾病的作用而確立的禁忌原則。如《素問·宣明五氣篇》指出五味所禁為辛走氣,氣病勿多食辛;咸走血,血病勿多食咸;苦走骨,骨病勿多食苦;甘走肉,肉病勿多食甘;酸走筋,筋病勿多食酸。這五禁強調勿多食,即可食而不可過,過則傷。如辛入肺,辛主散,氣病多食辛則耗散太過,氣愈加受傷,故禁多食辛;咸走血,咸主潤,過則凝澀而耗,故血病多食咸則血被耗損、凝澀不行,是以血病禁多食咸;苦走骨,苦本火之味,苦味太過則從火化,腎主骨,過苦則火氣勝水,腎傷則骨無所生,故骨病禁多食苦味;脾主肉,在味屬甘,肉病過食甘味,甘味太過則滯塞脾氣,脾運不行,肉無從生,故肉病禁過食甘味;筋病禁多食酸,因為酸本肝之味,肝主筋,氣條達,酸味主收,太過則傷肝條達之氣,肝傷則筋失養,故而筋病禁多食酸。③對飲食物的寒熱,限制其過極。如《靈樞·師傳篇》認為“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因人體恒溫,最宜溫食,與體相適,食過熱則可能損傷口腔、唇舌、食管等部分;食過冷雖夏日亦將因寒物入胃,傷損中陽,凝陽胃絡,致中寒之疾。④食物百性,於人體各有所合與忌,所忌之因甚多。一般體質的寒熱與食性的寒熱忌相同,如寒性體質忌食寒性食物,熱性體質忌食熱性食物,而體質的虛實與食性的補泄關系則是虛體忌泄,實體忌補。

  類別 依據上述理論,結合人體的體質、年齡、疾病與健康以及婦女的孕、產、經期等不同的情況,飲食禁忌可分為一般禁忌、疾病禁忌兩大類,其中每類又有各種不同的情況。

  一般禁忌 又可分為常規禁忌、體質禁忌、年齡禁忌、婦女禁忌4個方面。

  常規禁忌指人們都應遵循的禁忌原則:①禁生冷。胃主腐熟,無熱不行,故冷食太過,腐熟不行,運化不暢,致生結滯、泄瀉、脹滿等疾患。生物如生魚鱠、醉蟹、半熟的魚肉制品等,一不易消化,二常因所食不潔而致生蟲、發病等。②禁異物不潔。山野之物不可亂食,以免中毒傷身。瓜果蔬菜,生吃務必洗幹凈,污穢腐壞者易致痢疾、泄瀉等疾病。③禁毒物。毒蕈、毒魚等有毒物不可食。

  體質禁忌是根據人的不同體質類型而提出的禁忌原則。一般可將人的體質概括為寒、熱、虛、實4種類型:①寒體禁忌。寒體者,面色青白,肢體易冷不溫,喜熱怕涼,性情溫和,少汗,不喜飲水,大便不實。對於性味寒涼滑泄之品,諸如綠豆、豆腐、豆漿、莧菜、油菜、芹菜、黃瓜、冬瓜、絲瓜、西瓜、梨、藕、菱及鰻魚、甲魚、蟹、田螺等,宜少食。②熱體禁忌。熱體者,面色紅赤,肢體溫暖,性格急躁,口渴易汗,喜涼怕熱,大便幹結。對於偏於熱性的食品如蠶豆、生薑、蔥、蒜、韭菜、辣椒、胡蘿卜、扁豆、桂圓、荔枝、大棗、葡萄、胡桃、雞、羊、狗肉及鯽魚、蝦等,宜少食。③虛體禁忌。虛體者,不耐勞乏,怕冷畏熱,精神萎靡、易饑易飽。凡性味峻烈的食物,不問辛散、燥熱、大寒、重濁等,均在禁忌之列。④實體禁忌。實體者,氣血充盛,元氣壯實,耐饑耐渴,不畏寒暑,不畏煩勞。對於性味重的補益、收濇、燥烈的食品應少食或不食。

  年齡禁忌是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發育水平及身體狀態而提出的禁忌原則:①嬰幼期。新生兒初生應禁食數小時或喂少量清熱解毒藥水,以清腸胃、凈胎毒。半日後可給少量糖水,次日始可喂乳。幼兒脾常不足、運化尚弱,又缺乏自制力,故應註意飲食搭配得宜,使之助發育而不傷身體。對偏食者應註意培養良好的雜食習慣。禁忌具有強烈刺激性的食品及過於辛辣、燥熱、厚膩的食品,如咖啡、濃茶、辣椒以及含大量奶油、脂肪等的點心、肉類等。②老年期。人到老年,臟腑漸虛,氣血漸弱,對性味過於偏頗、過於黏膩等食物應慎重。瘦弱者禁醇酒辛辣之物,免助火升陽;肥胖者禁肥甘厚味太過,免助痰生濕、積久生熱,痰熱內壅而致卒中等疾病。

  婦女禁忌是根據婦女的各種生理特點而提出的禁忌原則:①經期。婦女經期,血氣下走,血分易受外因侵擾,故而經期傷寒可有熱入血室的特殊情況,所以經期飲食應禁忌過於辛辣、寒涼、燥熱、補澀的食品,避免辛熱動血、經行不止;或寒涼凝滯,造成痛經,以及補澀固血、經行不暢等疾病。②孕期。孕期的禁忌最多,不僅禁食辛熱燥烈、寒滑礙胎之物,隻要妊娠惡阻(民間又稱害口)一過,就應註意禁忌偏嗜,以免攝入的營養成分不均衡,影響胎兒發育。另外還禁忌一些特殊食品,如古人很強調禁食鱉、兔、蟹、雀等,可供參考。③哺乳期。喂乳期間,嬰兒賴母乳之營養亦受母乳之影響,故母嗜酒則兒受病,母嗜辛辣則兒生內熱,母食苦寒則兒可泄瀉,故哺乳期母親應禁忌過於偏頗之物。

  疾病禁忌 總的原則是虛寒病證禁忌寒涼滑泄的食物;實熱病證禁忌溫補燥澀之品;外感病證禁忌收斂固澀之食物;內傷病證禁忌辛熱燥散之品。總之,禁止那些能惡化病情、引發舊疾的食品,如瘡瘍、斑疹禁發物;鼓脹病人禁鹽醬;溫病初復禁肉食、早食、多食等。還有一部分人,因體質特殊等原因而有特殊的疾病及禁忌。如過敏性哮喘病人對某些異種蛋白食品過敏,食之即發病;某些過敏性腸炎病人對食物的冷熱或某種性質有特殊反應,食之即可造成腹痛、水瀉等;還有一些患有慢性過敏癥的病人對特定的食物過敏,進食後可發生水腫、皮疹等。凡此都應找出致病物,嚴禁食用。其他尚有肝硬化病人禁酒;糖尿病患者禁富含糖類的食物;慢性胃腸道疾病患者禁忌過於刺激的飲食,如醇酒、辣椒、生蔥、生蒜、咖啡、濃茶等,以及特別難於消化的食品,如黏食、油炸食品、過於肥膩或過於克伐胃氣的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