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指揮傢。生於湖北武昌。1938年曾參加抗敵演劇九隊,後調入孩子劇團。曾從冼星海學習指揮。1942年考入國立音樂院作曲系,師從江定仙、吳伯超。1947年畢業後,任教於香港中華音樂學院,並指揮學校師生首演瞭馬思聰的《祖國大合唱》、《春天大合唱》。1949年任教於華北聯大三部、中央音樂學院,後又任中央歌舞團指揮。1954年赴蘇聯深造,為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指揮系交響樂和合唱指揮專業的研究生,師從H·阿諾索夫和V.G.索柯洛夫教授。1958年回國後一直任中央樂團合唱指揮。1982年曾任中央樂團團長。1979年,率團赴菲律賓參加第一屆國際合唱節,博得各國音樂傢及廣大僑胞的贊賞。曾為中國音樂傢協會副主席。

  1959年成功地指揮瞭中央樂團演出L.van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1964年任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指揮組組長。曾指揮演出過《長恨歌》、《海韻》、《婁山關》、《牧歌》、《黃河大合唱》及大量中外歌劇合唱名曲,以及管弦樂作品。在指揮藝術上造詣極深,指揮動作幹凈準確、線條清晰、手勢豐富,能發掘作品的內涵。特別是其對《黃河大合唱》的詮釋和演繹,使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達到瞭完美的結合,成為他合唱指揮藝術的突出代表,也是當今中國合唱表演藝術中的典型代表。他熱情扶持許多新作的首演,並使一些被遺忘的作品獲得新生。60餘年來,他為中國合唱藝術事業的發展及合唱隊伍的建設作出瞭重要貢獻。他是中央樂團合唱隊的創始人之一,經其不懈努力與嚴格訓練,此合唱隊已具有較高的音樂素質和演唱水平。1980年獲文化部頒發的指揮榮譽獎。1983年獲匈牙利柯達伊紀念委員會頒發的獎章。此外他在培養合唱指揮,普及合唱藝術,輔導專業、業餘合唱團,為廣播、電視、電影錄音,錄制唱片等方面做瞭許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