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中期以王陽明思想為宗旨的心學流派。王陽明在其從政期間,始終從事講學。他的弟子陸續出版他的語錄、文集。死後,其弟子在全國各地建立書院70餘所,舉辦講學會,宣傳他的學說,形成陽明學派。

  王陽明晚年將他的為學宗旨總結為四句箴言:“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人們稱之為“王門四句教”。四句教包含著對“致良知”作不同理解的可能性。由於對致良知的理解不同,他的弟子後學分成不同支派。黃宗羲羲的《明儒學案》以師承的地域,將陽明學派區分為浙中王學、江右王學、南中王學、楚中王學、北方王學、粵閩王學、泰州學派等。從學術思想的不同特點來看,這些學派可分為4個主要支派:①王畿為首的良知現成派,主張良知當下現成,一悟本體,即是工夫。②王艮為首的“良知日用”派,主張百姓日用即道。③聶豹羅洪先為首的良知歸寂派,以虛靜為修養工夫。④歐陽德鄒守益錢德洪為首的良知修證派,強調修養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