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天體被另一個角直徑較大的天體所掩蔽的現象,稱為“掩”。“”是中國古代固有的表示上述天象的天文術語。月球是除太陽外,呈現在天球上的視圓面最大的天體。此外,月球時時在天球上東移,每月一周天。所以月球是最經常“掩”其他天體的一個掩體。最常見的是月掩恒星,簡稱掩星。還有月掩源,如月掩射電源、紅外源、X射線源。較罕見的有月掩行星、行星掩恒星。月掩太陽則稱日食。

  利用月掩恒星的觀測資料,可測定月球黃經經和黃緯的改正值以及月角差系數,可測定觀測臺站的地心坐標,還有助於測定太陽視差。掩星能夠發現和研究被掩恒星的成雙性和雙星結構。月掩射電源則能揭示源的結構。月掩行星和行星掩恒星都能為研究行星結構提供有益信息。天王星擁有環系和海王星可能存在環系的線索均為行星掩恒星的天象所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