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包裝的乙醇含量小於0.5%(品質比)的可飲用的食品。又稱軟飲料

  中國飲料加工業將產品分為十大類,即碳酸飲料類、果汁(漿)及果汁飲料類、蔬菜汁及蔬菜汁飲料類、含乳飲料類、植物蛋白飲料類、瓶裝飲用水類、茶飲料類、固體飲料類、特殊用途飲料類及其他飲料類。其中,瓶裝飲用水類、碳酸飲料類、茶飲料類、果汁(漿)及果汁飲料類約占飲料總產量的85%以上。飲料也可按飲用用途分為清涼飲料、營養飲料、嗜好飲料、功功能飲料等;按加工程度分為成品飲料和半成品飲料,如濃縮果蔬汁屬半成品飲料;按形態分為液態飲料和固態飲料。

  原材料 主要原料有水、水果、蔬菜、牛乳、富含植物蛋白的植物原料、茶葉、咖啡、可可等,主要輔料和添加劑有糖、甜味劑、酸味劑、乳化劑、增稠劑、抗氧化劑、營養強化劑、著色劑、防腐劑、香精香料等。

  水是飲料生產的重要原料。飲料生產用水主要來源於城市的工業供水或地下礦泉水,井水已逐漸退出。影響飲料生產質量的水的指標主要有硬度、色度、堿度、濁度、鐵錳含量、餘氯、有機物、溶解氧、微生物等,飲料生產用水至少要達到城鎮生活飲用水標準。飲料企業水處理方法多采用澄清凈化、軟化、消毒、殺菌等,采用的工藝主要有凝聚沉淀、過濾、離子交換、電滲析、反滲透、曝氣等。

  水果、蔬菜、茶葉及富含植物蛋白的植物原料等農副產品是飲料生產的重要原料,對產品質量起決定作用。這些原料的品種適用性、質量安全性制約工業化加工,特別是農藥殘留和重金屬等。

  添加劑對提高飲料的色香味、感官性狀及內在質量有重要作用,國傢對添加劑的正確使用制定瞭標準,要求在飲料標簽上標明添加劑的使用情況。甜味劑可部分替代糖,在滿足口味需求的同時,可用於低熱量飲料以滿足減少熱量吸收的生理需求,但有些甜味劑受時間、溫度、pH值等因素的作用而影響其穩定性和口感。酸味劑主要用於調整飲料的甜酸比,可使飲料產生清涼、爽快的感覺,此外還有調整pH值、抑制褐變和微生物生長等作用。乳化劑、增稠劑主要用於保持飲料良好的感官性狀,使不分層、不沉淀,或增加黏度和潤滑感。營養強化劑滿足飲料消費的部分特殊營養需求,常用作強化劑的有維生素類、氨基酸類、礦物質類、膳食纖維類等。著色劑的主要目的是改善飲料的顏色。防腐劑主要用於飲料生產和保存過程中對微生物的殺滅和抑制,以延長飲料的保質期。香精香料也是構成飲料色香味的重要組成部分。

  包裝 主要有玻璃瓶、塑料瓶、金屬兩片和三片易拉罐、復合紙盒等,也有少量的塑料袋、鋁箔袋。飲料的包裝主要受產品生產工藝和消費需求影響。冷灌裝工藝可采用任何包裝;熱灌裝工藝隻能采用耐熱性的包裝;無菌灌裝工藝隻能采用氣密性非常好的包裝;作為飲料半成品的濃縮果蔬汁則需采用大的無菌鋁鉑袋、冷凍或冷藏大桶。

  技術 新設備、新材料、新的原輔料及添加劑、新工藝的產生推動飲料的發展,塑料瓶熱灌裝、無菌灌裝、膜分離、微膠囊等已在飲料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膜分離技術的具體方法有透析、電滲析、微濾、超濾和反滲透,這些方法廣泛用於水的處理,超濾和反滲透用於果汁的濃縮和澄清時,能避免飲料在加工受熱過程中發生風味、色澤及組織狀態的質變;紙塑復合包裝使飲料易於無菌灌裝,免除後殺菌及日照對風味、色澤和組織狀態的影響;塑料瓶熱灌裝使飲料免除後殺菌工藝,同時保留飲料可視性好的特點;塑料瓶無菌灌裝進一步減小飲料的受熱強度,滿足消費者更天然的飲料消費需求。國際上正在研究受熱程度更低的冷灌裝高壓殺菌技術。

  管理 對飲料生產過程進行質量管理尤為重要。質量管理的目標是預防產品感官、理化、微生物指標超標,特別是病原性細菌類的生物性指標和農藥殘留類的化學性指標超標;質量控制的環節有原輔料、設備、工藝參數、包裝、生產環境等;質量管理的主要方法是依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產品的pH值等特性,確定關鍵控制點,建立有效的質量管理制度並嚴格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