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醫學老年養生學專著。又名《奉親養老書》《壽親養老書》。1卷,分15篇。北宋陳直撰。陳直生平不詳,僅知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任泰川通化(今屬江蘇省)縣令。此書廣泛搜集老人“食治之方,醫藥之法,攝養之道”,專門論述老人養生及防病治病的理論和方法。全書共收四季通用和應時藥方、食療方、備急方共 231首,其中食療方占 182首,反映瞭作者對食療法的重視。作者認為老老人“以食治疾勝於用藥”,故廣泛收集食治方,用治老人常見的眼目耳病、五勞七傷、虛損羸瘦、脾胃氣弱等多種病癥。此外書中還描述瞭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特點。主張老人用藥隻可用順氣、進食、補虛、中和或性偏溫平之藥治之,取其“扶持”作用,不宜妄用汗、吐、下之劑;強調老人的精神調攝和心情舒暢在保健方面的重要性,並一一列述老人行住坐臥、宴處起居應當節慎之處。此書所述各種養生方法大多簡便易行、切合實用,但其中也雜有一些封建禮教內容。現存明萬歷年間刻本等。元代鄒龔又加補訂,續增3卷,更名為《壽親養老新書》,刊於1307年。明代高濂所編《遵生八箋》,其中《四時調攝箋》即多取材於《養老奉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