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話劇導演、劇作傢、戲劇教育傢。原名瑞麟。生於北京,卒於上海。1932年畢業於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戲劇系。此後隨同熊佛西赴河北定縣參加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資助的農民戲劇研究與實踐。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成都四川省立戲劇學校、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及上海戲劇專科學校任教,同時從事編劇、導演工作。1947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曾任民盟第4、第5屆中央委員。20世紀50年代以後歷任中國戲劇傢協會理事、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等職。在導演藝術上融會會古今,巧於運化,並切實把握藝術規律和觀眾心理,賦予話劇以民族氣派。導演代表作《清宮外史》(第1部)、《枯木逢春》、《關漢卿》等,都著力融合傳統戲曲的神韻與話劇手法於一體,富有新意。作為劇作傢,最有影響的代表作是《清宮外史》三部曲:《光緒親政記》(1943)、《光緒變政記》(1944)和《光緒歸政記》(1946)。其中尤以第1部最為成功。劇作在中日甲午戰爭的背景下,生動地描寫瞭清廷內部的鬥爭,揭露瞭統治集團糜爛不堪、禍國殃民的罪惡,透露出深沉的民族義憤和愛國主義精神;藝術上也很有特色,結構緊湊、沖突尖銳、語言精練、人物性格栩栩如生。80年代後,又連續創作瞭多部清史題材的電影劇本,如《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等,在國內外反響強烈。

楊村彬(右一)與曹禺、吳祖光等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