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放射化學傢。生於江蘇吳江,卒於北京。1932年畢業於上海大同大學,後在暨南大學任教。1934~1946年,在北平研究院鐳學研究所從事放射化學研究工作。1947~1951年,在法國巴黎大學鐳研究所隨I.約裏奧–居裏從事放射化學研究,獲博士學位。1951年10月回國後,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3年改名為物理研究所,1958年改名為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放射化學研究室和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線應用研究室主任。1958年起,任中國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放射化學和輻射化學系主任。1961~1969年,兼任第二機械工業部北京鈾礦選冶研究所副所長。1979~1984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1980~1990年,兼任安徽省合肥聯合大學校長。1979~1987年,任中國化學會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核學會核化學與放射化學學會理事長。

  長期從事放射化學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他在天然放射性元素分離、分析方法及其應用方面有許多的論著。例如,他的《關於β射線的散射現象》論著成為研究β射線的背散射現象及其應用的基礎文獻。在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分離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如錒和鑭)方面,作出開創性的工作。1961年他領導的研究集體在核武器研制和核試驗用鈾的制備中作出貢獻,獲199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由於他在核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獲2001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他為中國核科學技術的發展培養瞭大批的專業人才。重要的科學論文2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