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宜在巖石園中種植的植物。堆砌山石,並在石間縫隙種植適宜植物裝飾景點的園林,稱巖石園

  歐洲首先在植物園中開闢和修築瞭高山巖石植物園。如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植物園(始建於1635年)、英國邱園(始建於1759年)等,都辟有巖石園。1934年建園的廬山植物園中開闢瞭中國第一個巖石園,收集種植有各類巖石植物600餘種。

  理想的巖石植物多多喜旱或耐旱、耐瘠薄土,適宜在巖石縫隙中生長;一般為生長緩慢、生活期長、抗性強的多年生植物,能長期保持低矮而優美的姿態。

  世界上已應用的巖石植物約有2 000~3 000餘種,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類:①苔蘚植物。大多為陰生、濕生植物。②蕨類植物。是一類觀葉植物。如石松、卷柏、紫萁、鐵線蕨、石韋、巖薑和抱石蓮、鳳尾蕨等。③裸子植物。多為喬木,可用於巖石園外圍背景佈置。④被子植物。其中一些科屬是典型的高山巖石植物。如石蒜科、百合科、鳶尾科、天南星科、酢漿草科、鳳仙花科、秋海棠科、野牡丹科、馬兜鈴科的細辛屬、蘭科、虎耳草科、堇菜科、石竹科、花荵科、橘梗科、十字花科的屈曲花屬、菊科的部分屬、龍膽科的龍膽屬、報春花科的報春花屬、毛茛科、景天科、苦苣苔科、小檗科、黃楊科、忍冬科的六道木屬和莢蒾屬、杜鵑花科、紫金牛科的紫金牛屬、金絲桃科的金絲桃屬,薔薇科的栒子屬、火棘屬、薔薇屬和繡線菊屬等。

  配植巖石植物要根據其不同種類的生長習性與觀賞特點進行。一般在較大巖石之側,可植矮生松柏類植物、常綠灌木或其他觀賞灌木。在石的縫隙與洞穴處可植石韋、書帶蕨、鐵線蕨、虎耳草、景天等。在陰濕面可植苔蘚、卷柏、苦苣苔、巖珠、斑葉蘭等;旱陽面可植石吊蘭、垂盆草、紅景天、遠志等。在較大石隙間可種植匐地與藤本植物。

  西方巖石園近有簡化植物種類,提倡粗獷大方的趨勢。在中國有的則趨向於在假山園削減山石,增配巖石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