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古代兩河流域語言文字、歷史和文化的學科。因始於對亞述帝國時期的文物、文字研究而得名。其研究範圍不限於亞述帝國,而且包括蘇美爾早王朝時期、阿卡德王朝、烏爾第三王朝、古亞述、古巴比倫時代、加喜特、中亞述、新亞述、新巴比倫、波斯帝國等階段。

  亞述學是一門比較年輕的學科,是歷史學和語言學中的分支學科。它立足於文字史料和考古材料兩個基點,採用人類學、社會學、考古學、歷史文獻學、語言文字學等多學科研究方法,對古代西亞的歷史、政治治、經濟、社會、宗教、文學、藝術、科技等進行全面研究。楔形文字的釋讀是亞述學的重要研究手段。楔形文字最早用來書寫蘇美爾語,後來則書寫阿卡德語,其他民族也借用楔形文字書寫埃蘭語、赫梯語、胡裡安語、烏拉爾圖語等。亞述學與埃及學、赫梯學、猶太學以及古典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領域、研究方法和手段有諸多相似和相通之處。

  亞述學產生於19世紀上半葉,1778年德國旅行傢C.尼佈爾發表瞭他從波塞波利斯及伊朗其他古城抄錄的銘文,其中包括用楔形符號書寫的阿卡德文、埃蘭文和用楔形音節符號書寫的古波斯文。但當時對這幾種古文字尚無人釋讀。1802年德國人G.F.格羅特芬,1835~1837年英國人H.C.羅林森先後在文字釋讀中取得初步成果。1843年開始,法國人P.É.博塔和英國人A.H.萊亞德先後在赫爾薩巴德、尼姆路德、庫雲吉克(尼尼微)等地發掘出大量楔形文字泥板文獻。1857年,以H.C.羅林森為首的一部分學者破譯阿卡德文成功,為亞述學的創立奠定瞭基礎。不久,又將蘇美爾語基本釋讀出來。此後,英、法、德、美等國學者將考古工作的目標向兩河流域南部地區轉移,先後對拉格什、尼普爾、烏爾、烏魯克等屬於兩河流域早期歷史的古城進行瞭發掘,亞述學中出現瞭蘇美爾學的分支。

  20世紀以來,亞述學得到瞭進一步發展。考古工作逐漸擺脫瞭單純搜集文物的作法,形成瞭一門通過發掘考古遺存研究古代文化的學科,文獻整理工作也在翻譯出版大量銘文的基礎上進入瞭專題研究階段,在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德國古代東方博物館等收藏瞭大量的古代兩河流域文物,並形成瞭專業研究隊伍。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積極參與亞述學的考古和文獻研究,成為古代兩河流域考古的主要力量,而且較早地利用人類學等方法,對兩河流域地區的農業起源、城市革命等問題提出瞭一系列新理論。以I.M.賈可諾夫為首的蘇聯亞述學者應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提出瞭一些社會經濟史方面的問題,如早王朝時期存在土地私有制等,受到西方學者的重視。在亞洲,除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等國對其本國范圍內的文物開始進行發掘研究工作外,日本從50年代起就建立瞭亞述學研究機構,目前不僅在西亞進行考古,而且在蘇美爾語言學研究方面領先。50年代以來,伊拉克政府也加強對兩河流域文物的管理和研究,伊拉克國傢博物館在90年代時已經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博物館之一,收藏瞭大量古代兩河流域文物。中國於1986年在東北師范大學建立瞭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開始從事亞述學的教學和研究,已經形成瞭專業研究隊伍,並開始在國際學術界占有一席之地。

  20世紀90年代以來,亞述學研究的范圍繼續擴展,考古活動不再局限於兩河流域文明的核心地區,開始向周圍地區擴展,在敘利亞、安納托利亞、伊朗高原、海灣地區考古中取得重大發現,亞述學的研究領域和范圍也在繼續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