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底格裏斯河和紮佈河之間土地,後來,由於亞述帝國疆域擴大,又把東部和北部亞美尼亞和米底,西部到敘利亞北部,西北到赫梯地區,東南到埃蘭人地區的廣大地區稱為亞述地區。亞述一詞由其主神、首都和宗教聖城阿蘇爾(又譯阿淑爾)而得名。

圖1 亞述述的嵌金獵獅

  在這個地區居住的居民稱亞述人。亞述人的起源非常模糊。亞述人應不隻是塞姆人,它應是巴比倫地區的塞姆人或巴比倫人的一部分,是公元前3000~前2500年從阿拉伯和敘利亞沙漠中遷移到亞述地區並在那裡定居的人。在亞述人的擴張和征服過程中,亞述人的構成亦不斷發生變化。

  亞述王朝的劃分以亞述方言的發展過程命名,分為古亞述時期(約前2500~前1500),中亞述時期(約前1365~前1031)和新亞述時期(前934~前612)。

  古亞述時期又名阿蘇爾城邦時期。當阿卡德王國與烏爾第三王朝(見烏爾)強盛時,亞述在其統治下。公元前2006年,阿蘇爾城獲得獨立,建立瞭城邦國傢。古亞述城邦最高機構為阿蘇爾城邦貴族長老會議。公務人員有一年一任的名年官“裡木”由抽簽選出,管理財政經濟。大約在公元前19世紀末期,阿摩利人的一支在他們的首領沙姆什·阿達得一世率領下征服阿蘇爾。沙姆什·阿達得一世在阿蘇爾城建立的王朝稱古亞述王朝,亞述方言在這個時期形成,後來亞述人通用的王室文獻書寫格式,名年官制度等基本在這個時期確定下來。他死後,亞述先後淪為古巴比倫王國(見古巴比倫時代)和米坦尼王國之藩屬。在大約前1900和前1830年,阿蘇爾與安納托利亞地區建立頻繁和緊密的貿易往來關系,古亞述人在安納托利亞地區建立瞭貿易中心和中轉站,促進瞭安納托利亞地區國傢的形成和政治發展,也連通瞭古代兩河流域沖積平原地區與安納托利亞地區的貿易通道。

  中亞述國傢的統治數度衰落又數度復興。公元前14世紀中葉,亞述王亞述烏巴裡特一世(約前1365~前1330年在位)擊敗米坦尼,建立強大的亞述帝國。此後亞述統治者采用“亞述王”的稱號,並繼續向外擴張,擊敗中巴比倫王國。圖庫爾提·尼努爾塔一世(約前1244~約前1208年在位)擊敗赫梯帝國和巴比倫,占領整個兩河流域,並把首都從阿蘇爾遷往圖庫爾提·尼努爾塔鎮。圖庫爾提·尼努爾塔一世統治時,亞述文明在吸收瞭巴比倫文明的精髓後,迅速發展,在政治上,也處於短暫的興盛時期。而他死後,亞述國內陷入內戰,領土失陷,這種混亂局面持續幾乎達一百年。至提格拉–帕拉薩一世(前1114~前1076年在位)繼承王位時,亞述國傢領土僅限於兩河流域上遊地區,提格拉–帕拉薩一世把亞述國傢的版圖擴大到敘利亞和亞美尼亞。在亞述人100多年統治的積弱時期,巴比倫地區同樣混亂,阿拉米人趁機興起,並不斷發展壯大,多次打敗亞述軍隊,襲擾亞述邊境,雖然亞述人曾經與巴比倫人聯合抵禦阿拉米人的進攻,但並未阻止阿拉米人的持續發展,至亞述納西拔一世時期,亞述國傢的版圖僅限於阿淑爾、尼尼微、阿爾貝拉和基利茲等幾個城市。前11世紀末,在阿拉米人遷徙浪潮打擊下,中亞述國傢再度衰落。中亞述時期,整體已過渡向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加強,名年官和長老會議隻具形式,專屬於國王的官吏已經產生,國傢常備軍已存在,《中亞述法典》延續瞭古巴比倫《漢穆拉比法典》的傳統,標志著中亞述國傢的專制的中央集權統治已經發展成熟。

圖2 亞述的守護神(浮雕)

  公元前10世紀,亞述進入鐵器時代。鐵器的使用,生產力的提高,為其長期對外戰爭提供瞭充足的兵源和給養。亞述人再次掀起對外擴張的浪潮,亞述人的歷史進入新亞述時期,即新亞述帝國時期。亞述人的擴張可分為兩個階段:從前934~前745年是亞述人復興和收復失地的時期,還收復瞭周圍地區的一些小國,使之臣服;從前745~前610年,是狂飆突進的擴張時期。亞述帝國的征服以掠奪為目的,以極度兇殘為特色。

  公元前746年,軍事將領提格拉–帕拉薩三世奪得王位,實行一系列改革,以鞏固中央集權、提高部隊戰鬥力、加強對被征服地區的統治和剝削。縮小行省面積和總督職權,取消城市自治權,將被征服地區居民大規模地由一個地區遷往另一個地區,與其他不同種族的居民相混合。這些人同亞述居民一樣,被稱作亞述人。政治上,從中央到地方,建立起龐大的官僚制度。軍事方面,改組軍隊,改進軍事設備,常備軍分為許多專門的兵種,如戰車兵、攻城兵、工兵等,提高瞭軍隊的戰鬥力。改革之後亞述重新開始大規模擴張。擊敗烏拉爾圖,占領敘利亞,進入全盛時期。在亞述王沙爾瑪內塞爾五世(前726~前722年在位)統治時期,亞述帝國形成,亞述王擁有“亞述巴比倫王”的頭銜,領土與埃及直接接壤,大馬士革、以色列成為帝國的行省,領土范圍達到地中海邊。

  在第二個階段的征服戰爭中,經過薩爾貢二世、辛那赫裡佈(前704~前681年在位)、埃薩爾哈東(前680~前669年在位)等幾代王的征服,亞述人的觸角南達波斯灣,北抵今土耳其南部地區,亞述帝國版圖正式形成。亞述巴尼拔統治末年,國內發生內戰,遊牧部落西徐亞人入侵,征服地區紛紛獨立,帝國迅速走向滅亡。在米底和新巴比倫王國打擊下,阿蘇爾和尼尼微先後陷落,前612年亞述帝國滅亡,其地為米底和巴比倫所分,兩河流域南部地區為巴比倫人控制,而北部則成為米底人的天下。

  亞述文化博采西亞各國(主要是巴比倫)之長,且具有自己的特色。其軍事技術長期領先於西亞各國。在尼姆魯德、尼尼微、豪爾薩巴德等地均發現亞述時期的宏偉的宮殿、神廟和其他建築。建築物飾有大量浮雕,主題主要是國王戰勝敵人及狩獵活動,有很高的藝術水平。亞述巴尼拔所建尼尼微王傢圖書館,藏有大量泥板文書,內容包括宗教神話、藝術作品、天文、醫學等,是研究亞述歷史的重要資料。發端於發掘和研究亞述的語言文字、歷史文化的亞述學,自19世紀中葉產生以來,也取得瞭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