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劇教育傢、劇作傢。五四以後新興話劇運動的開拓者之一。生於江西豐城,卒於上海。原名福禧。1920年考入燕京大學。翌年加入民眾戲劇社,提倡學校戲劇運動。收於第一部劇本集《青春的悲哀》(1924)中的《這是誰的錯》等4個劇本,概括瞭五四時期知識青年的精神面貌,對話生動,人物性格突出,在學生中演出很有吸引力。大學畢業後,1924年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戲劇。1926年獲碩士學位回國,任國立北京藝術專門學校(後改為國立北平藝術專專科學校)戲劇系主任,為中國培養瞭第一批受過高等教育的戲劇人才。這一期間,寫有《甲子第一天》、《洋狀元》、《蟋蟀》、《藝術傢》等10多部劇作,題材廣泛、風格多樣,對當時社會上的醜惡事物加以揭露和嘲諷。三幕劇《一片愛國心》(1926)和獨幕劇《醉瞭》(又名《王三》,1928)是他早期的優秀代表作。前者的戲劇沖突圍繞民國初年一位革命黨人與其日籍妻子及他們的兒女的傢庭矛盾而展開,充滿愛國主義激情;後者則以一名劊子手的視角寫戲,有力地揭露出黑暗社會逼迫善良人走上邪路的罪惡。除劇作外,他還出版瞭《佛西論劇》和《寫作原理》,從戲劇藝術的本質和發展,西方悲劇、喜劇等的形成和變遷,結合中國戲曲的特點,對戲劇的結構、觀眾的心理、綜合藝術的理解等方面進行瞭論述。對借鑒西洋演劇經驗,發展中國新興話劇起到啟蒙作用。

  1932~1937年,熊佛西赴河北定縣參加並主持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所辦的定縣農民戲劇實驗,寫劇的題材和筆法都有所改變,如《屠戶》、《牛》等淋漓盡致地描繪出地主、高利貸者對農民的殘酷剝削;《過渡》則表現瞭農民對土豪劣紳的憤怒與反抗。通過農民演劇的實踐,還創造瞭新式的露天劇場、打破“幕線”的演出方法等,為農村戲劇活動的開展積累瞭寶貴的經驗。1936年,熊佛西創作的歷史諷喻劇《賽金花》遭到禁演,此事促使他的思想產生很大的轉變。抗戰爆發後,他隻身赴長沙組建抗戰劇團,在長沙、武漢、成都演出瞭《後防》(根據《過渡》改編)、《吳越春秋》、《中華民族的子孫》和大型廣場劇《兒童世界》等,大受觀眾歡迎。1938年,任成都的四川省立戲劇教育實驗學校校長。該校附設“表證劇團”和巡回演出隊,經常深入農村。在他主持下,全校師生大多傾向進步,民主空氣活躍。1941年,省立劇校被解散,他到重慶就任中央青年劇社社長。不久到廣西桂林,創刊《文學創作》,還參與組織瞭1944年在桂林舉行的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活動。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7年熊佛西就任上海市立戲劇實驗學校校長,邀請歐陽予倩、洪深、曹禺、黃佐臨等授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學校改為“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後又改名上海戲劇學院,他一直擔任院長。曾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傢協會理事等。1956年,寫作瞭反映工商業界社會主義改造的《上海灘的春天》,由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演出。

  2000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瞭《熊佛西戲劇文集》,收有他主要劇作、專著和論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