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下半葉的一個文學批評流派。最初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文藝復興研究領域,表示多種不同的批評實踐,既不是一個獨特的學派,也沒有統一的理論。其基本思想包括:反對相互分隔的學科,註意文化的經濟和社會語境,對批評傢論文化的著作及其行為內涵進行自我反思,關註文本和話語的互文性,反對正統的學術研究,註重先前從傳統文學和美學研究中被排除的文獻和方法,把文學文本重構為歷史客體。

  作為一個文學和美學分析的術語,“新歷史主義”於19772年被韋斯理·莫裡斯用以指從歷史學傢衍生的一種文學批評方式。1980年,邁克爾·麥坎勒斯在《文藝復興的權威話語》一文中指出,“符號學很可能正在變成一種新歷史主義”。現在,就“新歷史主義”廣泛運用的情況而言,它更多地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斯蒂芬·格林佈拉特及其同事的觀點相聯系。他1982年在為《文類》雜志寫的一篇文章中說:“新歷史主義腐蝕批評和文學的堅實基礎。它傾向於對自己的以及其他的方法論設想提出問題。”按照格林佈拉特的看法,新歷史主義指一些可確定的學術方法。

  對新歷史主義的看法多種多樣:新歷史主義同時批判並融合傳統和當代理論的諸多方面,因此違背瞭許多文學和歷史研究的正統觀念;雖然它不贊成新批評,但它保護瞭新批評的細讀的一些技巧;雖然它反對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的非歷史傾向,但它運用兩者把表現系統讀作文本,並運用兩者的理論方法(尤其是M.福柯和保P.德·曼的理論方法)分析文本,把人類的力量讀作既定的主體性,作為歷史上特殊社會關系內部的文本。

  新歷史主義反對兩種形式的歷史寫作。第一,它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層建築模式,反對經濟主義和對歷史決定的線性解釋;然而它保持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存在及其制品由社會和歷史力量構成的概念。第二,雖然新歷史主義沒有放棄斷代的概念,但它否定以前文藝復興研究所用的思想史的方式,批評對歷史時期獨白式的同質性的建構。新歷史主義認為,各種形式的話語,不論藝術的還是文獻的,大眾的還是精英的,都與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其他話語和制度習慣相互發生作用,並受後者的左右。它通過將文學的文本理論與歷史客體的構成以及閱讀它們的方式相聯系,強調修辭的作用,也就是說,它預先假定瞭文本的歷史性和歷史的文本性。對歷史性和文本性的強調雖然因人而異,但新歷史主義不會以歷史性排斥文本性,也不會以文本性排斥歷史性。兩者之間的調解和相互作用才是新歷史主義批評實踐的核心。正如格林佈拉特所說:新歷史主義將重點從反映的層面轉向能動地交換的問題,如語境和文本之間的交換,內容和形式之間的交換。換言之,新歷史主義講的歷史指涉系統和文學表現系統之間的辯證張力,是對文學“歷史性”的語境強調和對歷史“文本性”的模仿強調之間的辯證張力。

  新歷史主義拒絕賦予文學以任何超歷史的地位,它認為文學文本首先是在歷史上特定的文學體制內部構成的。文學文本與其他歷史上特定體制所產生的文本相互聯系。因此格林佈拉特在談到伊麗莎白時期的戲劇時寫道,“每一個劇本都與長期以來戲劇體制的策略密不可分……單個劇本在以其歷史獨特性理解的戲劇形式與那種戲劇被從中區分出來的社會因素之間進行調解。”“社會”作為一種相互聯系體制的文本的構成,變成瞭一種流通系統,其中有些“因素”在統治秩序和屈從力量之間被區分出來。新歷史主義把秩序作為一種文學和政治的原則,從而在刻寫於文學文本的審美傳統和統治性的社會政治力量之間找出對應的因素,強調總是包含在文學和社會秩序當中的沉默的或邊緣化的立場,使傳統上解讀為超自然秩序的統治立場受到質疑。於是文本變成一種沖突力量的“戲劇”,它的“范式”使作為屈從和統治之間鬥爭的再現的世界戲劇化。從社會科學借用並經過調整的不同范式,其功能是再現這些鬥爭,確立聯系文學和歷史、文本和社會效果的中介和它們的相互作用。在確立這些關系時,新歷史主義多依賴福柯的“權力論”或“認識論”,威廉斯的“文化觀”,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理論”,以及克利福德·格爾茲的“深描”。通過選擇某一范式或將幾種范式相結合,新歷史主義便把解讀文學文本的歷史語境具體化瞭。

  新歷史主義特別強調通過自我反思確定主體立場的歷史性和文本性的關系。這樣,作者便被置於一種與所寫的歷史客體有爭議的關系之中,因為我們的“分析和我們的理解必然從我們自己由歷史、社會和體制形成的有利地位開始……我們重構的歷史是批評傢的文本建構,而批評傢本身是歷史性的主體”。過去和現在關系的不穩定性在寫作行為中體現出來。這種描寫過去的行為是對“技術統治和商品化日益嚴重的學院和社會的一種幹預”,也是表現敏銳的認識論焦慮的場所。新歷史主義認為,傳統寫歷史的方式以及形而上學的假設,都使批評傢和歷史學傢隱蔽在一種客觀性的面具之下,因此都應該通過自我反思進行質疑。

  新歷史主義的出現與歷史學中的“新歷史”運動相關。“新歷史”反對正統的編史學,反對將編史工作集中於政治和外交事件,反對將敘事作為連接過去的基本方式:從社會科學衍生命題和方法,強調文獻記載中的問題,尤其是歷史事件所引起的深層問題。新歷史主義註重權力和文化的關系,與通常所說的“歷史主義”明顯不同。“歷史主義”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的一個概念,其基本設想是過去的事件是獨特的和不可重復的,因此不能以普遍的方式理解,必須按照它們特定的語境來理解,亦即將事件置於它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環境來理解。新歷史主義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新歷史主義把歷史事件看作是一個文本,與其他文本和話語是相互作用的,因此隻能以今天的認識把它置於各種關系中來理解,如權力和話語的關系,文本和文本的關系,觀念和體制的關系等。

  盡管新歷史主義一直受到各種各樣的批評,但在20世紀80~90年代,它卻在學術界非常流行。雖然它始於文藝復興研究,但它的方法和實踐越來越多地用於其他時期的文學研究,幾乎包括從16世紀到20世紀的各個時期。它的影響也日益擴大,涉及歷史、人類學、藝術史,以及其他學科和跨學科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