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河最大支流。流域西起甘肅省鳥鼠山,東至陝西省潼關,北界白於山,南止秦嶺。流域面積13.5萬平方千米,分屬陝、甘、甯3省區。南岸支流來自秦嶺,河短流急;北岸支流來自黃土高原,源遠流長。流域面積大於1萬平方千米的支流有葫蘆河涇河北洛河。涇河、北洛河水大沙多,習慣上與幹流並稱“涇洛渭”。渭河幹流長818千米。河源至寶雞峽河道長430千米,在甘肅境內河河谷川峽相間,有九峽九川,最大的川地為隴西川,長71千米;最長的峽谷是寶雞峽,長130千米。寶雞峽以下河道長388千米,貫穿“八百裡秦川”,至潼關附近入黃河。整個流域中山區占29%,植被較好,水土流失輕微;黃土丘陵區占40%,溝壑縱橫,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關中平原為黃土沉積和河流沖積平原,占31%,是陜西省的糧、棉基地。流域屬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6~13℃,年降水量500~800毫米,其中6~9月份占60%,多為短時暴雨,冬春降水較少,春旱、伏旱頻繁。

  關中平原水利歷史悠久,最早為公元前8世紀的咸陽滮池,秦建鄭國渠,漢鑿龍首渠成國渠等。隋、唐更有較大發展,後來水利漸堙廢,至清末所存無幾。民國時期建有涇惠、洛惠、湄惠等所謂“關中八惠”,但實灌面積有限。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對舊有灌區普遍進行改建、擴建,並先後建成寶雞峽引渭、東方紅抽灌工程以及馮傢山羊毛灣等大中型水庫。甘肅省境川地灌溉也有較大發展,灌溉面積達55.3萬多公頃。歷史上渭河曾為重要航道,現因河道淤淺,已無航運可言。渭河流域是中國古文化發祥地之一,有藍田猿人遺址、秦安縣大地灣和西安市半坡村母系氏族公社遺址及長安縣灃鎬遺址(長安縣現為西安市長安區)等。西安市現臨潼區的秦兵馬俑、天水的麥積山石窟、西安的碑林和大小雁塔等都是中國古文化中的瑰寶。西嶽華山和臨潼區的華清池更是著名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