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因首先發現於遼寧省瀋陽市新樂遺址而得名。分佈於遼河與渾河流域的瀋陽、新民和遼中三地。年代約為西元前4500~前4000年。在新樂遺址發現收割用的石刀,加工穀物用的石磨盤、石磨棒以及炭化黍,還出土石鏃和石網墜,表明新樂文化的先民過著主營農業兼營漁獵的生活。新樂遺址為一聚落遺存,已發現房址三四十座,分成若幹區,各區內房址排成數排。房屋均為方形半地穴式建築,中央設灶,最大的一所房屋內有三圈立柱。陶器製作得十分講究,紋紋飾細膩規整。最具特征的器形是筒形罐(見圖),其次是圈足缽和形如簸箕的斜口器。在新樂遺址出土瞭煤精飾件和鳥形木雕,前者把中國煤精工藝的歷史大為提前。從陶器可知,新樂文化同遼西地區和遼東半島的同時期文化存在交流。1986年,在新樂遺址所在地建立瞭新樂遺址博物館,展出新樂文化的房址和遺物。

弦紋深腹筒形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