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興起於法國的新一代導演的電影觀念和以這種觀念為指導進行創作的熱潮。新浪潮湧現出一大批導演,他們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做過多年導演助手及拍過短片、具有專業知識的電影工作者,包括A.雷乃、C.馬爾凱L.馬勒、P.卡斯特等;二是《電影手冊》雜誌的評論傢們,即所謂“電影手冊集團”,包括A.阿斯特呂克、J.-L.戈達爾、F.特呂弗、C.夏佈羅爾、G.弗朗敘敘、E.羅梅爾、J.裡維特等。這些人沒有共同的綱領,並不組成一個流派,唯一共同點是他們都反對傳統電影的觀念及創作手段,強調電影是一種個人的藝術創造,要求電影從傳統藝術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他們繼承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做法,不用攝影棚,不用電影明星,使用輕便攝影機,用非專業或不出名的演員在實景中拍片。這種做法主要是由於拍片資金不足決定的,在他們的影片獲得成功後就被逐漸放棄。新浪潮電影不提出重大的政治問題或社會問題,主要表現個性,有的是導演個人的經歷,如特呂弗描寫他童年的《四百下》(1959)(見圖)、成年後戀愛的《二十歲的愛情》(1962)、服兵役生活的《裝病躲差的士兵》(1961);有的是導演熟悉或感興趣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寄生者或歹徒的事情,如夏佈羅爾的《漂亮的塞爾日》(1958)、《表兄弟》(1959),馬勒的《情人們》(1958),戈達爾的《筋疲力盡》(1960)。在表現方法上,他們拋棄傳統的電影手法(倒敘、反打鏡頭、背景放映法、劃入劃出、疊化等),打破傳統的影片樣式和戲劇演出概念,廣泛使用短鏡頭、移動攝影、畫外音、內心獨白、自然音響和從人物背後拍攝,畫面具有相當的真實感。他們也使用長時間的搖拍、長鏡頭、空格、鏡頭搖晃顫動等技巧。在剪接手法上,他們的影片節奏快,切割頻繁,鏡頭直接跳接。出身於《電影手冊》評論傢的導演信奉A.巴贊的理論。

《四百下》劇照

  新浪潮歷時不長,1962年後逐漸衰落,這些導演有的走上商業性電影的老路(如夏佈羅爾),有的轉向“作傢電影”或“真實電影”(如雷乃、馬爾凱),有的標新立異,企圖全盤否定傳統的電影,創造一種新電影(如戈達爾)。

  法國新浪潮電影在世界范圍留下兩點持久影響:一是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傳統制片制度的解體,獨立制片制度和與之相適應的發行組織的建立;二是引起人們對電影作品個人風格的重視,並由此形成瞭導演中心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