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族傳統喪服的規制。包括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種服制,稱五服。均見於《儀禮·喪服》、《清會典·禮部》。依據亡人與生者的血緣關係區分喪服形制及服喪期限。斬衰,凡兒子及未出嫁女兒為父母、承重孫為祖父母之喪,服喪三年。喪服用粗麻佈縫製,不輯邊。亡人之妻(未亡人)亦服斬衰。,專指喪服前胸所綴粗麻佈(6寸長、4寸寬)。,以散麻繩束發為首絰,束腰為腰絰。衰絰為喪服的又稱,屬重喪服。齊衰,孫為祖父母之喪,夫為妻之喪,服喪一年(期服);或為曾祖父母服喪五個月;或為高祖父母服喪三個月。喪服用粗麻佈縫制,輯邊。大功,為堂兄弟、未嫁堂姐妹,或已嫁女為伯叔、兄弟之喪,服喪九個月,喪服用熟麻佈縫制。小功,本宗後輩為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祖及未嫁之祖姑、堂姑,或甥男女為母舅、姨母之喪,服喪五個月,喪服用較細熟麻佈縫制。緦麻,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族兄弟及未嫁姊妹、中表兄弟、嶽父母之喪,服喪三個月,喪服用細麻佈縫制。子喪,父為之服喪,稱反服,服喪一年(期服)。後世泛稱宗族關系,以五服之內、外表示血緣親屬。清末以來,喪服多以本色白佈取代麻佈,形制及服喪期限均日趨變易、簡化,因地因人不同。喪服隻限在喪禮期間穿戴,服喪(穿孝)期改穿常服,以灰、黑二色棉佈縫制,禁用綢緞等絲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