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禪宗史書,總20卷。編撰人為宋代禪僧普濟,時當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或說成書於紹定間(1228~1233)。普濟(1179~1253),明州奉化人,南嶽以下第十八世,臨濟宗揚歧派僧,師徑山如琰。《五燈會元》有兩種刻本,一為南宋寶祐元年(1253)初刻本,二為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重刻本。

  《五燈會元》直接取北宋“三燈”和南宋“二燈”材料成書。北宋三燈謂:吳僧道原《景德傳燈錄》、、李遵勖《廣燈錄》及惟白禪師《續燈錄》;南宋二燈指:悟明禪師《聯燈會要》及正受禪師《普燈錄》。此五燈所由始,與藏典並傳。“五燈”總有150卷之多,卷帙浩繁,所敘慧能門下青原、南嶽兩世系不盡完備一致,為方便學人,普濟遂集門人,刪略而成《五燈會元》。《五燈會元》雖以之前的五部燈錄為據,但在取裁和編排上遠勝於前五者,且其條理分明,繁簡得當,是流傳最廣的禪宗史書。

  《五燈會元》首次采取依五傢七宗分編卷次的方法。此書所含,自七佛始,敘青原以下十六世,南嶽以下十七世。

  《五燈會元》不僅編載兩宋時代重要五部燈錄,收集禪宗世系及人物詳而有序,且多錄禪機,大抵宋嘉泰四年(1204)之前禪門中的正說、反說、莊說、諧說、顯說、密說、瞬目揚眉、豎拂拈捶、掀床作拜、打鼓吹毛等無不盡見書中,是以深受宋以來好佛喜禪的士人們歡迎,成為流行的禪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