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演化中最新的構造運動。它在現代地形的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蘇聯地質學傢V.A.奧佈魯切夫於1948年首先提出。對新構造運動的起始時間還存在不同意見,如第四紀以來、新近紀以來等。

  新構造運動在不同的巖石圈板塊、地塊以及地球的各個層圈中有著不同的運動形式及機制,水準運動和垂直運動的強度以及各自所占的比值也不同。現代板塊的邊界是俯衝作用、碰撞擠壓、張裂、剪切滑動以及地震和火山等各種不同形式新構造活動動最為強烈的地帶。板塊間的俯沖、碰撞或走滑活動的速率,每年可達幾厘米至幾十厘米。在板塊內部,由於巖石圈結構的不均勻,以及來自地球深部或板塊間相互作用的影響,也可形成各種復雜的新構造變形,如山脈的隆升、盆地的拗陷、沿斷層的位移等。但運動的幅度及速度,一般較活動板塊邊界要小1~2個數量級。在北美、北歐等第四紀冰蓋區,由於冰川融溶釋重引起地殼的均衡補償運動,也是新構造運動的一種重要形式。

  新構造運動影響瞭沉積、地層、巖相的特征和組合,控制瞭夷平面、階地、海岸線等地貌形態的變形和發展,以及地震和火山的活動。因此,研究和評價新構造運動,對解決一系列與人類活動有關的實際問題,如大壩和核電站等重大工程的穩定性、城市和港口的規劃、土地利用、地震和火山等災害事件的預報及其防禦性減災,均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