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3~6世紀流行於古羅馬的唯心主義哲學流派。開創者是亞歷山大裏亞的阿曼紐斯。著名代表是普羅提諾,他曾師從於阿曼紐斯,後在羅馬創辦學校,形成亞歷山大裏亞-羅馬新柏拉圖學派,或稱普羅提諾學派。約自262年起,波菲利也成為這一派的重要代表。4世紀以後,這一學派形成許多新的支派,主要有以揚佈裏柯為代表的敘利亞學派;以小普魯塔泰克普洛克洛為代表的雅典學派;以許帕提婭為代表的亞歷山大裡亞學派。其中以雅典學派最著名。529年,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閉雅典新柏拉圖派的學園,該派在組織上趨於瓦解。

  新柏拉圖學派主要代表著作有普羅提諾的《九章集》,波菲利為亞裡士多德《范疇篇》寫的《導論》,揚佈裡柯的《哲學勸學篇》,普洛克洛的《柏拉圖神學》等。

  這個學派在理論上以柏拉圖哲學為基礎。吸取瞭畢達哥拉斯學派、亞裡士多德派、斯多阿學派和東方宗教哲學的部分內容,具有濃厚的宗教神秘主義成分。其中以普羅提諾的學說最為系統和典型,他提出“太一說”、“流溢說”和靈魂解脫說,認為“太一”即神,是宇宙之第一本體,從中流溢出奴斯(理性,即第二本體),又從理性流溢出靈魂(第三本體),再由靈魂流溢作用於質料,形成可感世界。人生目的是要返回“太一”,為此人的靈魂須從肉體中超脫,在“忘我”、“出神”狀態中與“太一”、神合為一體。該派公開主張有神論。甚至提倡多神論和各種迷信、法術,因而和主張一神論的基督教會有矛盾。普羅提諾之後這一傾向更為明顯。但該派學說又為基督教教父哲學所吸取。亞歷山大裡亞的新柏拉圖學派自許帕提婭以後與基督教關系密切。

  新柏拉圖學派在整理、編纂、翻譯、註釋柏拉圖、亞裡士多德等希臘哲學傢的著作方面以及在撰寫哲學傢傳記方面作出瞭貢獻。該派是古希臘羅馬哲學史上最後一個有影響的學派。